胡晓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晶微针联合米诺地尔酊治疗男性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对男性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将60例(18~47岁)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外用5%米诺地尔酊治疗,试验组在外用5%米诺地尔酊基础上加用纳晶微针治疗,每周治疗2次,每次10 min,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试验组有效24例,有效率80.00%,对照组16例,有效率5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7,P<0.05)。皮肤镜下观察>20%毛发直径变细、毳毛增多、局部无毛征、黄点征等各项指标的改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安全、有效,推荐临床应用。
- 魏盛朱敏刚王音李军胡晓波曹雯勤陆维敏
- 关键词:秃发米诺地尔酊雄激素性秃发
- 934名医护人员雄激素性秃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患雄激素性秃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019年2—3月,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对在职934名医护人员[男550名,女384名,年龄20~55(33.27±6.21)岁]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4名医护人员诊断雄激素性秃发238名,患病率25.48%,其中男175例,占31.25%;女63例,占15.75%,165例(69.33%)雄激素性秃发患者自评精神状况欠佳,126例(52.94%)患者有家族史,有夜班的医护人员患病率226例(26.03%)高于无夜班的医护人员6例(9.09%)。结论医护人员雄激素性秃发发病可能与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夜班、家族史、饮酒等因素有关。
- 王音朱敏刚魏盛李军胡晓波曹雯勤陆维敏
- 关键词:秃发雄激素性秃发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学医护人员
- 凉血止痒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观察
- 2023年
- 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疾病,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较多[1]。目前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多以药物为主,以减轻瘙痒症状、缩小皮损面积为治疗原则。依巴斯汀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对组胺H1受体亲和力强,止痒作用强,不穿透血脑屏障,可防止多种过敏原的释放,短期疗效明显,长期疗效不佳[2]。中医学认为特应性皮炎的病机涉及风湿热毒、血热、血瘀、血虚等,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肺气虚引起的,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祛风通络为主[3]。凉血止痒方由水牛角、生薏苡仁、白茅根、赤芍药、牡丹皮、地肤子、茯苓、生地黄、泽兰、甘草、苦参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祛湿止痒的作用[4]。
- 曹雯勤魏盛胡晓波
- 关键词:依巴斯汀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
- 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效方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胃热盛型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0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口服中药制剂枇杷清肺饮加减,对照组口服维安脂胶...
- 朱敏刚魏盛李军胡晓波王音曹文勤刘卫
- 关键词:枇杷清肺饮痤疮
- 文献传递
- 清热解毒汤治疗火毒炽盛型白疕40例被引量:3
- 2017年
- 火毒炽盛型白疕是白疙的严重期证型之一,笔者应用自拟清热解毒汤治疗,取效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为我医院皮肤科2015年至2016年火毒炽盛型白疕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伴密集小脓疱,壮热,口渴,头痛,畏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 胡晓波曹雯勤
- 关键词:清热解毒汤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白癜风9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并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
- 胡晓波
-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效观察白癜风
- 《药疹规范化诊疗》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 朱敏刚屠建华鲍引娟李军胡晓波刘卫王音许建新张春艳
- 中国每年有10万人因各类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并有250万人因此而住院。药疹(drug eruption)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和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是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随...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疹临床合理用药
- 光敏性药疹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明确光敏性药疹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药物。方法:对我院门诊诊断为光敏性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噻嗪类药物所致37例,喹诺酮类19例,多西环素3例,维胺酯、辛伐他丁及秋水仙碱各2例,氯丙嗪、地尔硫卓及乙胺碘呋酮各1例。皮损仅局限于曝光部位的62例,主要表现为水肿性红斑;皮损同时累及非曝光部位的有6例,表现为湿疹样皮损等多形性损害。患者停用可疑药物及避光,口服抗组胺药、烟酰胺或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乳膏。65例患者皮损于4周内基本消退。结论:噻嗪类利尿剂及喹诺酮类是引起光敏性药疹最常见的药物。
- 朱敏刚魏盛王音胡晓波刘卫
- 关键词:药疹噻嗪类喹诺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