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心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省档案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逻辑
  • 4篇逻辑错误
  • 4篇公文
  • 4篇公文写作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干部
  • 1篇等义
  • 1篇等义词
  • 1篇用法
  • 1篇用语
  • 1篇优先录取
  • 1篇语境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正确用法
  • 1篇森林法
  • 1篇特定语境
  • 1篇鸟类
  • 1篇鸟类资源
  • 1篇清真

机构

  • 4篇四川省档案学...

作者

  • 4篇石心

传媒

  • 4篇四川档案

年份

  • 1篇1994
  • 3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析公文写作中的逻辑错误(二)
1993年
一、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一)概念不明(第3期已刊出) (二)概念混淆 概念混淆就是在公文写作选用词语时,没有严格区分两个名词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正确用法,使所用的词语错用。公文写作中的概念混淆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1.误用近义词造成的概念混淆。如:①我们多次向县政府领导反应档案褪变情况,但都未引起他们的重视。这里作者把“反应”与“反映”相混淆。事物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是“反应”的内涵,但此句是说向领导说明情况,应该用“反映”。“反映”的内涵才是将客观情况或自己以及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因此,应将“反应”改成“反映”。②第一志愿报考农、林、水、畜牧等院校的考生,凡考分达到最低录取线的,一次投放档案,优先录取;其他志愿报考上述院校的考生,仍按正常办法进行。这里“正常办法”这个概念是错用的。“正常”是与“不正常”相对的,难道“一次投放档案,优先录取”是不正常的办法吗?显然不是作者愿意。作者把“往常办法”与“正常办法”相混淆。应改为“往常办法”(或“去年办法”)。
石心
关键词:公文写作逻辑错误优先录取正确用法教育论文清真菜
浅析公文写作中的逻辑错误(五)
1994年
浅析公文写作中的逻辑错误(五)四川省档案学校石心一、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五)外延过宽外延过宽是指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概念时过于笼统,没有给以必要的限制,从而不能准确表达意思。如:他们利用空闲时间排练文艺节目。还根据我国历来正月初一吃饺子的风俗习惯,做了猪...
石心
关键词:逻辑错误公文写作吃饺子出国学习习惯用语特定语境
浅析公文写作中的逻辑错误(四)
1993年
一、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关于概念不明、概念混淆、概念赘余等内容,本刊已分别在第3、4、5期刊出。编者注) 4.误用集合 误用集合是指在公文写作中应当使用非集合概念的地方误用了一个集合概念而造成的一种逻辑错误。 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还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比较容易区分,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往往混淆,如下几例: ①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起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共产党员”不能是“先锋队”,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这里把“先进分子”这一非集合概念与“先锋队”这一集合概念相混淆,应把“先锋队”改为“先进分子”。
石心
关键词:公文写作逻辑错误鸟类资源《森林法》
浅析公文写作中的逻辑错误(三)
1993年
一、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三)概念赘余 概念赘余就是在公文语句中使用了在内涵或外延上发生重复的概念,使语言文字重复啰嗦。概念赘余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同一词语的重复 如:①我们单位1985年招收了20多名年轻人,他们年轻人,勤学上进,刻苦钻研业务,现已能胜任业务工作。 ②我们公司从农村招收了五名漂亮的公关小组。她们漂亮,热情活泼…… 上两例都属于同一词语重复。例①的“年轻人”和例②的“漂亮”,均两次出现,但都没有实在意义,这就犯了“概念赘金”的逻辑毛病,应去掉后句中的“年轻人”和“漂亮”。
石心
关键词:公文写作逻辑错误语言文字等义词档案干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