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真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1篇凋亡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增殖
  • 1篇少突胶质前体...
  • 1篇少突胶质细胞
  • 1篇髓鞘
  • 1篇髓鞘再生
  • 1篇体细胞
  • 1篇前体
  • 1篇前体细胞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测序
  • 1篇钙离子
  • 1篇剥夺
  • 1篇OGD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唐勇
  • 2篇彭彦
  • 2篇徐丹
  • 2篇李真
  • 2篇孟赞
  • 1篇吴宏
  • 1篇刘永刚
  • 1篇李静
  • 1篇李刚
  • 1篇陈婷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RPC3参与糖氧剥夺致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3(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3,TRPC3)是否参与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少突胶质细胞为对照组,以OGD2h的少突胶质细胞为模型组,将模型组+Pyr3阻断设为处理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3蛋白的表达水平,MTT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试剂盒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fluo-3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少突胶质细胞A2B5和MBP特异性标记阳性,细胞纯度可达到95%以上;少突胶质细胞OGD2h成功建立OGD模型;OGD组TRPC3蛋白表达增加;OGD组细胞活性为(54.34±6.55)%,凋亡率为(24.24±0.86)%,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Pyr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72.26±5.41)%,凋亡率为(14.82±0.28)%,与OGD组有显著差异(P<0.05);OGD组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而Pyr3阻断以后可以部分抑制其升高。结论:TRPC3表达增加介导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升高可能是OGD少突胶质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孟赞徐丹李真李静李刚刘永刚刘兆雨吴宏唐勇彭彦
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OGD凋亡钙离子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7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AST)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生长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P3SD乳鼠,建立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规OPC培养组、AST分泌因子组、AST与OPC直接接触式培养组;第二部分为AST与OPC直接接触式培养组、缝隙连接干扰对照组、缝隙连接干扰组。免疫荧光鉴定OPC与AST细胞纯度,光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状态下OPC中缝隙连接蛋白CX47差异表达,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鉴定转录组测序CX47差异表达,EDU检测CX47干扰后OPC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干扰CX47后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光镜与流式检测发现,与AST接触培养的OPC增殖能力最强、新生细胞数目最多。转录组测序分析和PCR验证显示,AST接触调控OPC增殖的主要差异表达蛋白为CX47,干扰CX47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OPC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AST可通过缝隙连接蛋白CX47调控细胞周期,促进OPC增殖。
李真刘兆雨徐丹陈婷孟赞唐勇彭彦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髓鞘再生转录组测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