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咽部异物的MSCT诊断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咽部异物的MSCT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咽部异物62例在MSCT、咽部检查及内镜下诊治的检查结果及检出情况。结果本组中首诊咽部检查发现咽部异物仅占8.1%(5/62),而MSCT检查发现91.9%(57/62),内镜检查发现83.9%(52/62),且异物主要分布在下咽部的梨状窝、环后区。咽部MSCT检查中提示51.6%(32/62)存在咽壁损伤,包括会厌前间隙肿胀、会厌溪梨状窝水肿闭合、杓状会厌襞增厚、咽壁气肿等,其中有46.9%(15/32)可疑异物嵌入并深埋咽壁;而内镜检查6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咽壁损伤,其中可疑异物嵌入深埋5例(8.1%)。结论咽部MSCT检查是咽部异物诊断、治疗前评估的推荐检查方法,对咽部软组织的观察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对咽壁损伤情况的观察仍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 王群雍惠芳赖余胜江永平俞炳根
- 关键词:咽部异物内镜多层螺旋CT
-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和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肺CT检查,分析比较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与薄层扫描在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检出率。结果:MPR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像中,分叶征94.9%(93/98),血管集束征85.7%(84/98),细短毛刺征93.9%(92/98),均高于薄层扫描(χ^ 2=5.351、5.023、5.777,均 P<0.05);MPR对空泡征、胸膜凹陷与薄层扫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356、1.333,均 P>0.05);表面遮盖显示技术对周围型肺癌各项征像显示中,分叶征90.8%(89/98),胸膜凹陷74.5%(73/98),均高于薄层扫描(χ ^2=5.450、6.002,均 P<0.05),而对空泡征的检出率低于薄层扫描(χ^ 2=5.013, P<0.05),对血管集束征、细短毛刺征的检出率与薄层扫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256、1.302,均 P>0.05)。 结论: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可提高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的检出率。
- 包雪梅王群
-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多平面重建技术表面遮盖显示
- 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鉴别良性及肿瘤转移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120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恶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测,统计患者MRI影像学和信号特征,分析不同类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影像学和信号特征及ADC数值差异。结果良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椎体形态、椎体信号特征、椎体后缘形态、椎软管组织形态和扫描增前后信号变化情况方面与恶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1~137.750;P=0.000~0.000<0.05);良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部位ADC数值(2.26±0.59)mm2/s显著高于恶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水平(1.42±0.47)mm2/s(t=5.926,P=0.000<0.05)。结论磁共振技术可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信号类型差异有效鉴别区分良性和恶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较高诊疗价值,临床应予以关注。
- 包雪梅王群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诊疗价值
- 县级医院肺结节筛查回顾性经验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回顾性总结县级医院肺结节CT筛查经验,以应对肺癌增长的严峻形势。方法 :以关键词"CT、胸部、结节"检索2012—2017年县医院放射科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的所有肺结节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6年县医院放射科PACS共诊断报告中发现肺结节17 720人次,肺结节高发的年龄段是41~75岁。对其中1 200名医院职工进行CT体检筛查,发现肺结节139人。其中,磨玻璃结节占30%、半实性结节占19%、实性结节占51%;结节平均直径5.74 mm。已进行胸腔镜手术11例,证实早期肺癌10例、良性1例;继续高危随访9例。结论 :规范县级基层医院肺结节的高危筛查,同时做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
- 俞炳根王群孙恒尤慧敏
-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体层摄影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CT和X线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CT和X线的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3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CT进行检查,比较两种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早期影像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囊变、骨质疏松等,X线对上述症状的检出率为:0.7%、33%、60%;CT检出率分别为:4%、73%、87%,CT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显著(P<0.001)。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对照研究表明,对X线可疑病变,CT可确诊其是否发生病变,当CT出现阴性时,不能排除发生强直性脊柱炎。X线早期病变为(0~Ⅱ级)时检出率显著低于CT(P<0.05),级别提高为Ⅲ~Ⅳ级病变X线与CT分级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诊断在早期骶髂关节病变和强直性脊柱炎中检出率高于X线。
- 闵华王群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脊柱
-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及MRI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胼胝体发育不全(ACC)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发病率为0.005%~0.7%[1],包括胼胝体完全缺如和部分缺如,可单独存在,也可伴发颅脑其他畸形或病变。笔者回顾性分析19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和MRI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认知,对正确选择影像检查方法提供一些帮助。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19例患者的CT和MRI资料,其中单纯CT 11例,单纯MRI 3例,CT和MRI均做5例。
- 雍惠芳周华沈豪耿志堤王群
- 关键词:胼胝体发育不全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发育畸形影像资料
- 低场MR T2 FLAIR序列在轻微脑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场MR T2 FLAIR序列在轻微脑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轻微脑外伤患者分别进行CT、常规T2 FRFSE、T1 FLAIR序列扫描并加扫T2 FLAIR序列。结果 CT平扫发现阳性病灶143个,MR常规T2WI+T1WI像发现阳性病灶118个,加扫T2 FLAIR序列后阳性病灶为176个。结论低场MR加扫T2FLAIR序列能清楚显示病灶及其范围和大小,并可增加轻微脑外伤的病灶检出率,减少漏诊。
- 王群包雪梅沈豪
- 关键词:CT低场MRT2FLAIR
- 腹部闭合性外伤致小肠损伤的CT早期表现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致小肠损伤的CT早期表现。方法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伤致小肠损伤、破裂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腹腔少量游离气体5例(膈下、肠管及肠系膜间、腹壁下),腹腔少量积液16例(肠管及其系膜间隙、肝脾周、盆腔),肠管改变13例(肠壁增厚/血肿、肠管排列紊乱、肠管"尖角征"),合并腹部脏器损伤5例。结论肠管及肠系膜间隙游离气体是肠破裂可靠征象;肠管改变合并腹腔积液可提示诊断。
- 王群赵富金沈豪
- 关键词:小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