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
- 作品数:31 被引量:3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0例住院分娩者,是否在门诊定期接受孕期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780例住院分娩者,在门诊定期接受健康教育的703例,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77例。定期接受健康教育组出现并发症和死胎者均为1例占0.16%,未接受健康教育组出现并发症和死胎者分别是5例和4例,分别占6.47%和4.98%。结论:从孕早期开始定期接受健康教育是帮助孕妇掌握孕期保健知识,养成遵医行为,提高依从性,定期产前检查防止并发症,降低胎儿死亡率,顺利度过妊娠期并达到圆满结局的有效途径。
- 史春
- 关键词:孕期健康教育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4%,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76,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分别为(4.51±1.27)μg/ml、(7.28±2.43)μg/m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49±1.05)μg/ml、(5.77±2.09)μg/ml,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脂联素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t=2.6849,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分别为(0.65±0.31)ng/ml、(0.29±0.12)ng/ml,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60±0.27)ng/ml、(0.43±0.19)ng/ml,两组治疗后肝细胞生长因子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t=2.653 8,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脂联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
- 劳丹青史春张琼梅
- 关键词:米非司酮脂联素肝细胞生长因子
- 海口市农村地区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海口市农村地区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和可能危险因素,为减少当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1月1日—2021年2月28日在海口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2335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随访孕早期访和妊娠结局。结果:2335名妇女在参检后1年内妊娠1356人,妊娠率为58.1%,其中有93人出现不良妊娠结局(6.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年龄≥35岁、体质指数≥24 kg/m^(2)、孕妇或丈夫文化水平高中以下、吸烟或被动吸烟、接触有害物质、生殖道感染均与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P<0.05)。结论:提示当地管理部门加强宣传教育,针对不良风险建议计划妊娠夫妇规避上述不良风险,同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道自我防护意识,以减少不良妊娠发生。
- 韩朝娟史春韩燕媚翁叶蕊
- 不孕妇女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水平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不孕症(infertility)是妇科常见病,是指男、女双方在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正常性生活情况下同居2年以上未能受孕,严重危害人类生殖健康[1]。随着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因素的改变,不孕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 韩燕媚康岚史春程虹劳丹青葛菲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不孕妇女INFERTILITY输卵管因素女性不孕
- HPV16E6及HPV16E7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及HPV16E7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65例为A组,同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80例为B组,同期因子宫颈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者35例为C组。检测并分析HPV16E6及HPV16E7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中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HPV16E6和HPV16E7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 A组的HPV16E6及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B、C组(P<0.05)。HPV16E6及HPV16E7蛋白的表达和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HPV16E6及HPV16E7蛋白的表达和宫颈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脉管或者宫旁浸润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和HPV16E7蛋白呈正相关(r=0.539,P<0.001)。结论 HPV16E6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和病理特征有着良好相关性,其表达可能具有预测宫颈癌进展价值,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的可靠分子生物学指标。
- 史春葛菲温云花
- 关键词:宫颈肿瘤16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表达调控肿瘤
- 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组实施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比较分析实施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历资料对照研究,对比产科急救小组成立前5年与实施后5年间孕产妇急危重症的抢救临床结局。结果:2000~2005年抢救急危重症孕产妇27例,2006~2011年抢救36例,其中最多见的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等。实施抢救小组后,产妇的痊愈率提高,实施前5年中死亡1例,实施后5年中未发生孕产妇死亡。结论:产科急危重症抢救小组提高了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规范化的培训和清晰明确的抢救流程是保证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 周爱梅史春
- 关键词:羊水栓塞产后出血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效果观察被引量:4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并给予康复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4月于产后6~8周筛查盆底肌力的39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娩体位、会阴损伤进行分组,探讨以上因素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为盆底肌力异常的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结果阴道分娩组的Ⅰ类、Ⅱ类肌肌力异常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Ⅰ类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的发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会阴侧切及裂伤组的Ⅰ类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的发生率高于会阴完整组(P<0.05)。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的盆底肌力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会阴侧切都会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娩体位对盆底肌肌力无显著性影响,对盆底肌异常的产妇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及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 汤琼瑶史春
- 关键词: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
- 依沙吖啶与依沙吖啶加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依沙吖啶与依沙吖啶加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2007年382例中期妊娠进行依沙吖啶与依沙吖啶加米非司酮引产,144例行依沙吖啶引产,做一回顾性分析,选择适当的引产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
- 史春
- 关键词:中期妊娠引产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DNA检测,以探讨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集所有病例行妇科检查时用灭菌棉拭子取宫颈管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手术中取少许输卵管组织置于无菌试管中,标本送实验室用PCR检测。结果检测40例输卵管妊娠者宫颈分泌物UUDNA,结果45.0%为阳性,明显高于非输卵管妊娠即对照组(32.0%,P<0.05);同时对输卵管妊娠者的输卵管组织进行UUDNA检测,结果32.5%为阳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UU感染密切相关,生殖道UU感染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史春
- 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1
- 2017年
- 目的探究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耐药因素,为临床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医院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487例,对产妇切口感染部位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用无菌棉签拭子采集产妇切口深部的分泌物,将收集到的标本立即送检进行接种,对于细菌阳性的再经分纯后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87例产妇中发生切口感染49例,感染率为10.1%;49例感染产妇的送检标本中阳性32例,阳性率65.3%,检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60.4%,革兰阴性菌15株占31.3%,真菌4株占8.3%;从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属对青霉素高度敏感,阴道加德纳菌对氨苄西林和甲硝唑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83.3%;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二路普雷沃菌均对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7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后,其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操作者的缝合技术、孕妇产程时间过长以及相关卫生、产前教育缺乏等是导致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其中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及孕妇产程是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但真菌感染的情况有所上升,需要高度重视;同时切口感染与多因素有关,需要采取相关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其合理、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或局部处理,促进患者切口尽快愈合。
- 郭仁妃张宏玉吴燕李会英庄春雨史春
- 关键词:自然分娩会阴切口感染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