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志刚
- 作品数:21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扩大清创结合BAM骨诱导人工骨修复治疗Cierny-MaderⅣ型骨髓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扩大清创结合BAM骨诱导人工骨修复治疗Cierny-MaderⅣ型骨髓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骨病科就诊且接受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治疗的106例Cierny-MaderⅣ型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联合BAM骨诱导人工骨混合自体骨修复治疗的5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单纯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修复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骨性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于术后1年根据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肢体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量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AOFAS-AH)]、骨愈合程度,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21.19±2.16)周、骨折愈合时间(11.35±1.01)周]、炎症因子水平[WBC(6.15±0.73)×10^(9)/L、ESR(9.10±1.05)mm/h、CRP(8.09±1.11)mg/L、降钙素原(0.05±0.01)μg/L]均低于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24.32±2.39)周、骨折愈合时间(12.29±1.27)周]、[WBC(7.86±0.89)×10^(9)/L、ESR(10.10±1.32)mm/h、CRP(9.26±1.23)mg/L、降钙素原(0.08±0.0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8、4.23、10.83、4.33、5.15、15.44,均P<0.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5.19%(46/54)]、AOFAS-AH评分[(84.83±12.17)分]、骨愈合率[94.44%(51/54)高于对照组67.31%(35/52)、(79.17±11.25)分、80.77%,(4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χ^(2)=4.70、t=2.48、χ^(2)=4.60,P值分别为0.030、0.015、0.032)。结论扩大清创联合BAM骨诱导人工骨修复技术能够有效促进Ciern
- 李可烨林达强张旭梁玉祥何冬郭强郎志刚
- 关键词:清创骨诱导骨修复炎症因子
- 一种分体式踝关节外固定装置
- 一种分体式踝关节外固定装置,包括支架、跟骨连接块、距骨连接块、销轴,所述支架下端有支架双耳,支架双耳上开有同轴线的通孔;跟骨连接块和距骨连接块活动地连接在销轴上,通过销轴安装在支架双耳上,跟骨连接块和距骨连接块上至少有一...
- 郎志刚梁玉祥郭强张旭何冬袁峰
- 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7年3月行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治疗的9例股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6~75岁,平均44.8岁。病程2~6个月,平均3.5个月。骨肉瘤5例(EnnekingⅡB期3例、Ⅲ期2例),恶性纤维肉瘤1例(EnnekingⅡB期),软骨肉瘤1例(EnnekingⅠB期),肺癌股骨多发转移伴病理性骨折2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其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评价其功能。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58个月,平均21个月。无伤口感染、关节脱位、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发生腘静脉血栓形成,2例骨肉瘤患者肿瘤持续进展死亡。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QQL评分分别为(3.2±1.2)、(40.6±5.4)分,均较术前的(5.9±0.8)、(22.3±4.2)分显著改善(t=11.314,P=0.000;t=–7.794,P=0.000)。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15~29分,平均21.1分;HHS评分为44~90分,平均66.5分。结论人工全股骨置换术是治疗股骨恶性肿瘤的有效保肢方案,能够恢复肢体的负重和行走功能,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 吴凡吴凡郎志刚刘宏远郎志刚张闻力熊燕张闻力罗翼
- 关键词:保肢手术
- 血清PCT、CRP检测联合CT、X线对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联合CT、X线对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5例疑似急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急性骨髓炎患者与非急性骨髓炎患者血清中PCT、CRP水平,对比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骨髓穿刺确诊急性骨髓炎48例,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股骨远端20例(41.67%)、胫骨近端15例(31.25%);急性骨髓炎患者血清中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CRP、PCT、CT、X线联合检查与急性骨髓炎诊断相关的ROC曲线下方的面积大小(AUC)为0.90,高于CRP、PCT、CT、X线单独检测的0.58、0.63、0.64、0.70(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联合CT、X线能有效提高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 何冬郎志刚
- 关键词:急性骨髓炎血清降钙素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8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三组:锁定解剖钢板(LCP)组28例,动力髋螺钉(DHS)组32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8例。比较三组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功能情况。结果 LCP组及DH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PFNA组;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高于PFNA组(P <0. 05); 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P组及DHS组(P <0. 05)。结论 DHS和LCP内固定方式在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PFNA,而PFNA内固定方式使患者能早期下地负重,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 郎志刚郎志刚吴凡吴凡段宏
- 关键词: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内固定
- 载万古霉素磷酸钙一期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载万古霉素磷酸钙(CPC)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我科收治的98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
- 郎志刚熊小明
- 关键词:万古霉素磷酸钙慢性骨髓炎
- 血清CRP、PCT、IL-6及ESR水平变化对急性骨髓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骨髓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血沉(ESR)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骨髓炎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预后评分<4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评分≥4分为预后良好组(71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急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PCT、IL-6、ESR水平,进行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骨髓炎组血清CRP、PCT、IL-6、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手术后血清CRP、PCT、IL-6、ESR水平均低于手术前(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手术后血清CRP、PCT、IL-6、ESR水平均低于手术前(P<0.05);CRP(OR=4.918)、PCT(OR=6.038)、IL-6(OR=5.270)、ESR(OR=3.877)升高是急性骨髓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P+PCT+IL-6+ESR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独检测。结论CRP、PCT、IL-6、ESR可能与急性骨髓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其预后的预测指标,四者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高。
- 何冬袁峰喻杉林达强郎志刚梁玉祥郭强
- 关键词:急性骨髓炎白介素-6血沉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慢性感染伤口的疗效及抑菌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慢性感染伤口的效果及抑菌作用。方法选取慢性伤口感染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泡沫敷料治疗,实验组予以PRF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4 d总有效率、创面恢复情况(换药次数、创面面积减少量);比较2组治疗后3、7 d疼痛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7、14 d细菌转阴率及治疗后14 d血清白细胞(WBC)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实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换药次数分别为(4.39±5.48)次和(11.12±1.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创面面积减少量分别为(14.98±1.73)cm^(2)和(11.26±1.35)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3、7 d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实验组、对照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100.00%、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实验组WBC、CRP、PCT、IL-6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慢性感染伤口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抑制细菌感染,并减轻炎症反应。
- 梁玉祥郎志刚郭强张旭何冬李可烨
-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泡沫敷料抑菌作用炎症反应
- 膜诱导技术与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膜诱导(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C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C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M组(n=42,Masquelet技术)与I组(n=43,Ilizarov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组治疗效果为优良率略高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骨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较M组长(P<0.05)。术前两组患者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两组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针道感染率高于M组(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CO疗效相当,但Masquelet技术对软组织要求较高,且患者需自体供骨量充足,临床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
- 何冬郎志刚林达强喻杉郭强梁玉祥张旭李可烨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
- 益气消疽汤对慢性骨髓炎术后恢复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益气消疽汤对慢性骨髓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4例及试验组5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抗生素输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疽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1个疗程后的和治疗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年,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14例;试验组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5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益气消疽汤治疗慢性骨髓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手术联合抗生素使用。
- 郎志刚辛纾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临床研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