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桦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琼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析在孕产妇保健中采用健康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健康管理措施对孕产妇分娩、喂养情况、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分娩的孕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0,常规孕产期保健模式)、观察组(n=300,常规孕产期保健模式+健康管理措施)。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先兆流产、贫血、妊娠糖尿病发生率(4.67%、6.00%、11.67%)低于对照组(10.66%、12.67%、19.00%)(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并发症(20.33%、4.00%、11.33%)低于对照组(30.67%、8.00%、17.00%),纯母乳喂养率(84.67%)高于对照组(52.00%)(P<0.05)。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实施健康管理措施利于减少孕产妇的孕期不良事件及剖宫产,提升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 王桦
- 关键词:孕产妇保健
- 琼海市2004年上半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报告
- 2005年
- 陈晓王桦许少珍
- 关键词:儿童死亡率抢救技术
- 乙肝免疫球蛋白辅助替诺福韦在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影响及效果
- 2024年
- 对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替诺福韦的影响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采取对照实验的形式,将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分娩、且感染乙肝病毒的109例产妇随机分组,1组55例,设为参照组;1组54例,设为对照组;参照组 孕期未采用抗病毒治疗,娩出胎儿后,接受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对照组孕期,在上述联合免疫基础上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抗病毒治疗;对2组产妇所生婴儿满8-12月龄时母婴阻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HBV感染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预防和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方面,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替诺福韦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和显著效果。
- 王桦
- 关键词: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替诺福韦
- 非活动性HBsAg妇女妊娠期及产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妇女妊娠期及产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非活动性HBV携带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妊娠期HBV再激活组与妊娠期HBV未再激活组的基线资料,构建基线资料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科学性;分析妊娠期HBV再激活、产后HBV再激活及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孕妇在HBV激活时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妊娠期HBV再激活影响因素对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的影响。结果妊娠期HBV再激活组基线H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初产妇比例明显高于HBV未再激活组,年龄、家庭月收入水平明显低于HBV未再激活组(χ^(2)/t=7.004,5.934,4.805,3.853,10.561,7.289,P<0.05)。基线HBV DNA水平、年龄、家庭月收入对妊娠期HBV再激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指数=0.653,AUC 5个月内=0.679,AUC 10个月内=0.742,P<0.05)。仅发生妊娠期HBV再激活组HBV DNA水平、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三型前胶原N端肽、四型胶原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仅发生产后HBV再激活组、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仅发生产后HBV再激活组、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组(F=5.123、4.835、5.035、17.329、14.924、16.392、14.320、7.852、14.824、6.392,P<0.05)。年龄较低孕妇容易发生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P<0.05)。结论年龄低、基线HBV DNA水平高及家庭月收入低的患者容易发生妊娠期HBV再激活,产后HBV再激活所引起的免疫损伤可能较妊娠期更为严重,年龄低者容易发生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
- 符国骥王桦许少珍
- 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