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盐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瘢痕折叠缝合术预防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折叠缝合术预防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CSD)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折叠缝合组与常规缝合组,每组80例。常规缝合组瘢痕切口处行双层缝合,选择原瘢痕上1cm处作为切口,胎儿娩出后用I号可吸收线行子宫切口全肌层连续缝合,再连续缝合浆膜层;折叠缝合组切口位置同常规缝合组,在缝合切口前下推膀胱达原切口薄弱处下方,以I号可吸收线于原切口薄弱处下方肌层约3mm处进针,自下而上沿肌层纵行折叠缝合后与切口上缘肌层全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再连续缝合浆膜层。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6周、3个月、6个月CSD的发生率及超声参数。结果术后6周,折叠缝合组与常规缝合组C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折叠缝合组C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折叠缝合组CSD产妇缺陷宽度、缺陷深度均明显小于常规缝合组,子宫疤痕处肌层厚度大于常规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中子宫瘢痕折叠缝合术更利于剖宫产切口愈合,可降低CSD的发生率,减轻CSD的程度。
- 朱燕萍徐雪芬
-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
- 子宫瘢痕薄弱处折叠缝合对二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预防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子宫切口下段瘢痕薄弱处折叠缝合对二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7年1-1 2月该院因瘢痕子宫择期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8 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切口双层缝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原瘢痕薄弱处进行纵行折叠缝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天最高体温、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异常及术后12个月子宫切口憩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天最高体温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异常及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5.0%、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原瘢痕薄弱处折叠缝合有利于切口结构的恢复,减少恶露时间及月经异常的发生,预防子宫切口憩室形成,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影响术后体温。
- 朱燕萍徐雪芬周雪锋
- 关键词:瘢痕子宫
- 一种环体内含有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体内含有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属于节育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节育环和助推器,所述节育环与助推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包括环体、环臂、尾丝、连接线和支撑结,所述助推器包括手柄、套管、限位槽、内...
- 朱燕萍周雪锋徐雪芬周春地熊瑛
- 文献传递
- 临床药师参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例药学管理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该作者于2023年收治了可能再次暴露于喹诺酮类致敏药物(莫西沙星)发生超敏反应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1例,相关性评估结果提示,本次超敏反应事件与使用莫西沙星关联性较强。临床药师结合患者情况,认为此次药物不良反应很可能由莫西沙星诱发。该文简要总结了其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分析临床特点和管理方案,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将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时要提高警惕,临床药师及医师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安全用药评估。必要时可使用皮试、药物激发试验和体外试验等诊断性检查方法。
- 张春娟赵蕊朱燕萍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莫西沙星喹诺酮类超敏反应
- 子宫疤痕薄弱处折叠缝合法对预防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下段疤痕薄弱处折叠缝合法对预防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条件的因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人,在传统子宫切口双层缝合的基础上对原疤...
- 朱燕萍徐雪芬周雪锋
- 关键词:瘢痕子宫
- 2019—2022年海盐县人民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海盐县人民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实施效果,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DRGs绩效考核系统、国家HQMS平台和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平台中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10个临床科室的CMI值、平均住院日、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三四级手术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院通过运用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考核管理方式后,CMI值逐年上升,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整体趋于上升趋势、三四级手术比例逐年上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波动性,但整体趋于下降趋势。结论通过运用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考核方式,可有效提升临床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沈明富胜瑛朱燕萍张春娟邱刚王年根
- 关键词:运营管理绩效考核
- 一种移动式新生儿抢救车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新生儿抢救车,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发热和称重功能的车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抽屉、复位机构、限位机构、承载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抽屉安装在车体的下部,所述复位机构和限位机构均安装在...
- 朱燕萍
- 文献传递
- 经腹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及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腹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海盐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同期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康复时间。结果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APTT显著降低,FIB、D-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PT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较低,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均无静脉血栓发生,安全性好。观察组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均会导致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炎性反应较小,无静脉血栓发生,术后康复快。
- 丁琦静朱燕萍赵春燕李群燕
-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腹腔镜子宫良性病变静脉血栓康复
- 一种护理车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车,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和工作台,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垃圾桶、工具抽屉、冲洗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工作台设置在车体的上部,所述垃圾桶和收纳机构均设置在车体的下部,所述工具抽屉和冲洗机...
- 朱燕萍王厚全高蕾
- 文献传递
- 一种肥胖患者用窥阴清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肥胖患者用窥阴清洗装置,包括短管,短管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短板,短板的内侧铰接有横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短管、挡板、短板、横板、微型电动推杆、滑块...
- 熊瑛朱燕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