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沁

作品数:2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癫痫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疗效
  • 3篇颈动脉
  • 3篇病因
  • 3篇出血
  • 2篇蛋白酶
  • 2篇动脉斑块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通路
  • 2篇托吡酯
  • 2篇内血肿
  • 2篇清除术
  • 2篇卒中后
  • 2篇微创

机构

  • 19篇宜宾市第二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刘沁
  • 11篇刘骅
  • 5篇张光伟
  • 5篇蒋萍
  • 5篇段红利
  • 5篇李长芳
  • 4篇郑丽华
  • 3篇刘苏华
  • 3篇陈道锋
  • 2篇何艳
  • 2篇黄家贵
  • 2篇杨筠
  • 1篇杨琴
  • 1篇杨琴
  • 1篇马英
  • 1篇刘文晶
  • 1篇刘莉
  • 1篇蒋玲
  • 1篇高艳玲
  • 1篇连文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收治153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再出血15例,穿刺针偏离血肿中心4例,颅内积气7例,脑脊液漏5例,颅内感染1例,血肿液化不良5例。结论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要有足够认识,严格操作规范,精确定位。
刘沁刘骅李长芳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
青年人出血性脑卒中1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探讨青年人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 对2001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4—45岁的青年出血性脑卒中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人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和瘤卒中。临床以颅内高压,中风样表现及痫样发作为主要特征,病情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正相关。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找出了青年人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一些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
李长芳刘沁刘骅段红利刘苏华
关键词:青年脑出血病因干预
颈动脉夹层3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动脉夹层是指动脉血液经血管内膜上的破损处入侵并扩散于动脉壁的各层组织结构中,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于颈动脉的夹层为颈动脉夹层。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颈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对于本病的认识。1病例1.1例1男,4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吐词不清1 d”于2012年5月12日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不能行走,伴头昏,无意识障碍。
刘沁陈道锋郑丽华
关键词:颈动脉夹层肢体活动障碍动脉壁血管内膜动脉支架拜阿司匹林
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颠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颠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9例难治性癫痫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方法,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到最大有效量及耐受量后维持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5.7%,其中11例(39.3%)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27.6%),大多出现在加量期,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添加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李长芳刘骅段红利刘沁刘苏华张光伟
关键词:托吡酯难治性癫痫疗效
年轻人脑出血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4~45岁的青年脑出血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和瘤卒中。临床以颅内高压,中风样表现及痫样发作为主要特征,病情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正相关。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找出了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以对一些危险因素加以干预。
李长芳刘沁刘骅段红利
关键词:年轻人脑出血病因干预
丹酚A调控CD147-MMPs通路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丹酚A(SA)调控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通路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10只为对照组,余3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小、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30μg/kg SA腹腔注射,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内氧化应激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炎性细胞因子间黏附分子(ICAM)-1、5-羟色胺(HT)及MMPs、CD147蛋白表达,分析SA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高剂量组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高剂量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HT水平降低,丙二醛(MDA)、MCP-1、ICAM-1、CD147、MMP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高剂量组CAT、SOD、5-HT水平较高,MDA、MCP-1、ICAM-1、CD147、MMPs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可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减少梗死体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促进5-HT释放,对神经功能损伤发挥量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147-MMPs通路激活相关。
赵卓琳吴蛟马英刘沁蒋玲陈道锋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CD147神经保护作用
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恢复血压昼夜节律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82例,将其分为血压正常组(A组)和高血压组,再将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3组:杓型血压组(B组)、非杓型血压组(C组)和非杓型转为杓型血压组(D组)。收集患者入组时、随访过程中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记录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情况,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随访18个月共376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各组患者入组时在临床资料、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易损斑块率及SOD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D组入组时在IMT、斑块总数量、斑块面积、Crouse积分、ox-LDL、MDA、MMP-9的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随访18个月后IMT增厚、斑块总数量增多及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减小,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随访18个月后IMT增厚及斑块总数量、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增多与入组时及A、B、D组随访18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比较,A、B、D组随访18个月后患者血清ox-LDL、MDA、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组随访18个月后上述指标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相关,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可减缓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进程,可能与氧化应激产物及MMP-9作用有关。
黄家贵杨琴刘骅刘沁高艳玲何艳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9
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癫痫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较舍曲林组快,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0.6%,舍曲林组的显效率为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8周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除治疗后第l周西酞普兰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舍曲林外(P<0.01),其余各次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SS各时间点评分,西酞普兰组副反应明显低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舍曲林组有2例引起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而西酞普兰对癫痫发作无明显影响。结论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
蒋萍刘骅刘沁郑丽华
关键词:西酞普兰舍曲林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系统评价尤瑞克林(HUK)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21年1月。筛选有关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I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的临床研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文献共602例AIS患者,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阿替普酶比较,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RR=1.23,95%CI:1.15~1.32,P<0.000 01),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MD=-2.43,95%CI:-2.70~-2.16,P<0.000 01),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MD=17.41,95%CI:13.19~21.63,P<0.000 01),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3,95%CI:0.42~1.24,P=0.24)。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与单独使用阿替普酶相比,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可提高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验证。
孟桃蒋萍牟凌梅刘沁夏坤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尤瑞克林阿替普酶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血糖(BG)、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12月入院的91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CAS斑块检出率、软斑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②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BG及F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P<0.05)。③脑梗死组IMT与TC、LDL、BG、Fbg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34、0.30、0.36,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IMT增厚,CAS斑块及软斑发生率高。BG、TC、LDL及Fbg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CAS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杨筠刘骅刘沁张光伟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脂血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