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予以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三组采取雷米芬太尼麻醉处理,其中A组术中不追加芬太尼,B组术中追加3.0μg/kg芬太尼,C组术中追加6.0μg/kg芬太尼。结果 A组与B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但C组皆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B组RS评分与VAS评分皆明显低于A组(P<0.05),而Ramsay评分则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B组在VAS评分与RS评分上明显高于C组(P<0.05),而Ramsay评分则明显低于C组( P<0.05)。结论脊柱手术米芬太尼麻醉后追加6.0μg/kg镇痛与镇静效果良好,同时疼痛较轻,可有效减少麻醉痛觉高敏与躁动,值得借鉴。
- 范智芳王川
- 关键词: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苏醒质量
- PPH麻醉中应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PPH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目的:资料随机选取行PPH术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予0.1 mg/kg地佐辛复合2 mg/kg异丙酚,B组予0.25 mg/kg地佐辛复合2 mg/kg异丙酚,C组予0.2 mg/kg地佐辛复合2 mg/kg异丙酚,观察三组患者PPH麻醉中用药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PPH麻醉中用药后C组HR、MAP明显优于A、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 mg/kg地佐辛复合2 mg/kg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应用于PPH麻醉中临床效果最佳。
- 范智芳王川
- 关键词:麻醉地佐辛异丙酚
-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胃癌患者88例,均行择期手术治疗,按麻醉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单纯全麻,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及血压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Prince-Henry疼痛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术中2组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利于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
- 范智芳王川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入院后被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40例)给予瑞芬太尼麻醉,依据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的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心率(HR),两种麻醉药物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及麻醉期间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结果与诱导前的基础值相比,麻醉药物诱导后两组SDP、DBP值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水平与诱导前的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麻醉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对小儿先天性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效果好,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能早期拔管,副作用较小,是目前临床上一种理想的麻醉药物。
- 范智芳王川许晓璐吉丁奎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