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磊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辛
  • 2篇丁香
  • 2篇丁香酚
  • 2篇甲基
  • 2篇甲基丁香酚
  • 1篇地黄
  • 1篇地黄汤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清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潘磊
  • 4篇刘忠
  • 4篇柳威
  • 4篇赵晓冰
  • 2篇卞慧敏
  • 2篇林超
  • 2篇郑柳
  • 2篇牛卉
  • 1篇李宏庆
  • 1篇李育
  • 1篇王梦
  • 1篇张启春
  • 1篇钱星
  • 1篇刘晋杰
  • 1篇孙鑫
  • 1篇吴祥
  • 1篇卢颖
  • 1篇李继君
  • 1篇孙远岭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华细辛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3
2017年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准确分析目标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重要条件。选取SAND-1、ACT、18Sr RNA、CYP2、GAPDH、TUB 6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ge Norm、Norm Finder、Best Keeper、Delta CT等软件分析和评价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华细辛营养生长期、花期和花后期等不同生长阶段的根、根茎、叶片、叶柄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筛选适宜华细辛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18S r RNA在华细辛所有样品中表达最为稳定,是进行华细辛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的适宜的内参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华细辛重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以及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校正工具,确保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赵晓冰潘磊柳威林懋怡李宏庆刘忠
关键词:华细辛内参基因GENORMFINDERKEEPER
细辛肾毒性与细辛剂型剂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研究细辛的肾毒性及其与细辛剂型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灌服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细辛水煎剂、细辛散剂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复方为受试药物,连续60天给SD大鼠灌胃给药,通过检测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和观察组织切片,评价细辛不同使用方式对大鼠肾脏的损伤作用。结果:细辛散剂组在3.0 g·kg^(-1)·d^(-1)的给药剂量下,各生化指标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大鼠肾脏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并普遍死亡;在1.5 g·kg^(-1)·d^(-1)的给药剂量下,同样引起了大鼠肾组织的明显损伤;在0.3 g·kg^(-1)·d^(-1)的给药剂量下,大鼠肾组织未表现出损伤,且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当细辛生药量达到33.0 g·kg^(-1)·d^(-1)时,细辛水煎剂组方表现出轻微的肾组织损伤,在16.5 g·kg^(-1)·d^(-1)和3.3 g·kg^(-1)·d^(-1)剂量下,细辛水煎剂组未表现出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对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言,在细辛生药用量达到16.5 g·kg^(-1)·d^(-1)时,开始出现大鼠轻微肾损伤,而在3.3 g·kg^(-1)·d^(-1)剂量下未表现出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大鼠中,肾脏是细辛致毒的靶器官之一,并且大鼠肾损伤与细辛用法用量密切相关,散剂的毒性显著强于水煎剂和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牛卉郑柳赵晓冰潘磊柳威孙远岭李继君刘忠
关键词:细辛生化指标肾毒性组织切片
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H_2O_2致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六味地黄汤药物煎剂浓缩为生药2g/ml,以人临床用量×动物等效剂量比值×血清稀释度为参考浓度给家兔灌胃(35g/kg),每天2次,连续3天,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给药后1 h(灌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本实验采用400μmol/L H2O2复制HUVECs损伤模型,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分为3个剂量干预组(体积分数为5%、10%、20%),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PI单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改变。结果:体积分数5%、10%、20%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均能促进H2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均显示体积分数为5%、10%、20%的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可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结果提示六味地黄汤抑制H2O2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实现的。结论 :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实现的。
钱星殷秋忆林超潘磊沈旭楠李育王梦卞慧敏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CA2+
细辛挥发油成分提取与甲基丁香酚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细辛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等,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而微波辅助萃取法作为一项新型的提取技术,在细辛挥发油提取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细辛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色谱法为主,其它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文章在调研了1984年以来直至2014年间国内外有关细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细辛挥发油提取及甲基丁香酚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上述的归纳总结,理清了细辛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以期为今后细辛在该方面的研究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潘磊郑柳牛卉赵晓冰柳威刘忠
关键词: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
线粒体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对近年来关于线粒体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做整理分析。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自噬能够维持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心功能的正常运行。而线粒体自噬的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在防治心血管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卢颖潘磊林超吴祥孙鑫蒯美玉张启春卞慧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信号通路
细辛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挖掘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明细辛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已构建好的细辛转录组数据库,根据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与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并推导其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相关酶基因进行基因的表达分析。本文从细辛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了6个酶基因,分别为pal、c4h、comt、4cl、ccr、cad。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酶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不同的超家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6个酶基因表达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对于叶、叶柄、根、根茎,6个酶基因在花期的表达量较花前期的高;同时,6个酶基因在地下部分的表达量比地上部分的高。以上结果显示6个酶基因在细辛叶、叶柄、根、根茎的表达量差异明显,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的成功开展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的功能和特性打下了基础,为今后细辛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潘磊林懋怡赵晓冰柳威刘晋杰刘忠
关键词:细辛苯丙素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