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明
作品数:
3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周爽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李洪均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刘雪辉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高志民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王琦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SPECT/...
1篇
单发
1篇
单发转移瘤
1篇
体层摄影
1篇
体层摄影术
1篇
转移瘤
1篇
显像
1篇
显像诊断
1篇
脊柱
1篇
脊柱转移
1篇
脊柱转移瘤
1篇
核素
1篇
核素显像
1篇
发射型计算机
1篇
放射性
1篇
放射性核素
1篇
放射性核素显...
1篇
MAA
1篇
MDP
1篇
MIBI
机构
3篇
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3篇
刘雪辉
3篇
李洪均
3篇
周爽
3篇
楼明
1篇
王琦
1篇
高志民
传媒
1篇
山东医药
1篇
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1篇
2016
2篇
2015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SPECT/CT显像致患者有效剂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估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所致患者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157例接受SPECT/CT检查的患者,男85例,女72例,年龄24-88(60.46±13.44)岁;其中。99^Tc^m-MDP骨显像组113例,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组23例,99^Tc^m-MAA肺血流灌注显像组21例。记录注入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MBq),应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公式计算放射性核素所致有效剂量。记录同机CT检查时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根据有效剂量转换因子(K)估算CT检查所致有效剂量。对不同显像组间检查所致有效剂量进行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Kruskal—WMlis秩和检验,2组均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99^Tc^m-MDP骨显像组放射性核素所致有效剂量为(4.02±0.35)mSv、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组为(6.13±0.53)mSv、99^Tc^m-MAA肺血流灌注显像组为(1.66±0.1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53,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533、7.262和5.676,均P〈0.05);同机CT检查所致有效剂量分别为(3.84±1.98)、(1.04±0.19)和(4.05±0.4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25,P〈0.05),甲状旁腺显像组与骨显像组、肺血流灌注显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46和5.672,均P〈0.05)。SPEC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7.86±1.98)、(7.17±0.81)和(5.71±0.45)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88,P〈0.05),肺血流灌注显像组与骨显像组、甲状旁腺显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67和4.994,均P〈0.05)。结论SPECT/CT检查时同机CT扫描可增加患者所受有效剂量,日常使用时应遵循实践正当化及最优化原则。
刘雪辉
李洪均
于鸿煦
周爽
楼明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MDP
MIBI
MAA
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诊断效能与有效剂量估算
刘雪辉
李洪均
高志民
王琦
于鸿煦
周爽
楼明
SPECT/CT显像诊断脊柱单发转移瘤效能分析及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并估算显像过程中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选择有恶性肿瘤病史且经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疑似脊柱转移瘤单个椎体病灶的患者67例,对可疑椎体病灶行同机SPECT/CT显像,以病理学或6个月以上影像学(X线、CT、MRI或SPECT/CT)随访确诊结果为诊断标准,分别计算SPECT、CT图像及SPECT/CT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评价SPECT、CT和SPECT/CT图像分析方法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计算行SPECT/CT检查时注入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记录同机螺旋CT检查时剂量长度乘积,估算SPECT/CT检查时放射性核素与同机CT所致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以下称有效剂量)。结果 SPECT/CT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88.5%、92.7%、88.5%、91.0%,均高于SPECT及CT单项检查。ROC曲线示对脊柱转移瘤诊断效能准确性最高的为SPECT/CT显像(AUC=0.950,P<0.01);其次为CT及SPECT。SPECT/CT检查时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01±0.35)、(2.49±0.97)m Sv。结论SPECT/CT显像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高于SPECT及CT单项检查。同机CT扫描可增加有效剂量。
刘雪辉
李洪均
于鸿煦
周爽
楼明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脊柱转移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