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龙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头孢
  • 3篇脱氢酶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点突变
  • 2篇头孢烷酸
  • 2篇酰化
  • 2篇酰化酶
  • 2篇消旋
  • 2篇晶体学研究
  • 2篇剪切
  • 2篇白质
  • 2篇7-氨基头孢...
  • 2篇催化
  • 1篇定点突变
  • 1篇药物中间体
  • 1篇中间体
  • 1篇生物酶法
  • 1篇顺式
  • 1篇头孢丙烯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天...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张大龙
  • 6篇朱敦明
  • 6篇吴洽庆
  • 4篇刘卫东
  • 3篇冯进辉
  • 3篇陈曦
  • 3篇李哲
  • 3篇马延和
  • 3篇郭瑞庭
  • 2篇梅婷
  • 1篇鲍锦库
  • 1篇崔云凤
  • 1篇任杰
  • 1篇李键煚
  • 1篇赵艳
  • 1篇王敏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第七届中国工...
  • 1篇第九届中国酶...
  • 1篇The Ni...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来自于Symbiobacterium thermophilum中的meso -diaminopimelate脱氢酶的晶体结构研究
氨基酸脱氢酶(EC.1.4.1.X)能催化氨基酸及其对应酮酸之间的可逆氧化脱氨和还原氨化反应,可从酮酸出发以游离氨作供体进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催化副产物为水,因此,利用该酶进行氨基酸的直接手性生物合成是经济且环保的方法...
刘卫东李哲黄骏翔陈曦张大龙郭瑞庭吴洽庆朱敦明
单位点突变改变来源于Sporobolomyces salmonicolor的羰基还原酶的立体选择性
R-3- 二甲胺基-1-苯丙醇是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等西汀类抗抑郁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该手性胺基醇主要是通过有机不对称催化合成,需要使用重金属及手性配体,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目前尚无使用羰基还原酶催化该...
迟婧张大龙陈曦冯进辉吴洽庆朱敦明
来自于Symbiobacterium thermophilum中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蛋白质晶体学研究
<正>氨基酸脱氢酶(EC.1.4.1.X)能催化氨基酸及其对应酮酸之间的可逆氧化脱氨和还原氨化反应,可从酮酸出发以游离氨作供体进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催化副产物为水,因此,用该酶进行氨基酸的直接手性生物合成是绿色环保并且...
刘卫东李哲黄骏翔陈曦张大龙郭瑞庭吴洽庆朱敦明马延和
文献传递
芳香羧酸脱羧酶对水杨酸衍生物的催化活性研究
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发展,煤和石油作为的主要能源被使用,而燃烧终产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利用化学方法固定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往往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消耗大量的热能.因而...
任杰张大龙刘卫东崔云凤冯进辉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催化剂催化活性
文献传递
来自于Symbiobacterium thermophilum中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蛋白质晶体学研究
刘卫东李哲黄骏翔陈曦张大龙郭瑞庭吴洽庆朱敦明马延和
青霉素G酰化酶突变体酶催化合成顺式头孢丙烯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头孢丙烯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酶法合成头孢丙烯与化学法相比更加绿色环保.本研究利用来源于大肠杆菌的青霉素G酰化酶(EC 3.5.1.11)野生型WT、突变体βF24A和αF146Y/βF24A合成顺式头孢丙烯(cis-cefprozil).通过比较不同突变体催化顺式头孢丙烯的合成效率,发现突变体βF24A具有较高合成活性及低水解活性.以顺式7-氨基-3-丙烯基-4-头孢烷酸(cis-7-APRA)和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D-HPGME)为底物合成顺式头孢丙烯.基于水相体系中合成条件优化,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0,底物配比M_(D-HPGME):M_(cis-7-APRA)=3:1,酶用量2.6 U/mL,在此最佳条件下转化率可高达99%.突变体βF24A的固定化酶合成顺式头孢丙烯的转化率为99%,固定化酶连续使用60批次后,活性仍保持52%.本研究对突变体的筛选和酶催化条件的优化,为酶法合成顺式头孢丙烯奠定了基础.
赵艳张大龙李键煚冯进辉鲍锦库吴洽庆朱敦明
关键词:青霉素G酰化酶突变体固定化
自剪切及活性相关位点的组合突变提高头孢菌素C酰化酶水解活力被引量:3
2015年
7-氨基头孢烷酸是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利用头孢菌素C酰化酶直接催化头孢菌素C获得7-氨基头孢烷酸的一步酶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更加经济和环保,其关键是获得高活性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本文以来源于Pseudomonas sp.KAC-1的Ⅰ类头孢菌素C酰化酶(CPCase-kac)蛋白序列为模版,对其基因进行全局优化设计,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28b,实现了CPCase-kac的高效表达.但是重组蛋白CPCase-kac表达活性较低,且自剪切不彻底,表达蛋白中存在前体形式的CPCase-kac,而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自剪切和活性往往相关.对CPCase-kac分子中影响活性的Y150、Q220、F347氨基酸位点进行饱和突变发现,活力提高的突变体Q220W、Q220G其第二次自剪切明显降低,而活力提高的突变体Y150R、Y150N、Y150H、Y150W及F347H、F347Y,自剪切却没有显著影响.将这些突变进行组合,最终得到了比活力提高了8.3倍的突变体Y150W/Q220G/F347Y.虽然Y150W/Q220G/F347Y突变体活性显著提高,但是其也具有Q220G较差的第二次剪切的特性.同时发现,外部条件改变可以影响CPCase前体或α’亚基的继续自剪切.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提高CPCase-kac活性及应用打下了基础.
梅婷张大龙冯进辉王敏吴洽庆朱敦明马延和
关键词:7-氨基头孢烷酸头孢菌素C定点突变
自剪切及活性相关位点的组合突变提高CPC酰化酶水解活力
菌素C(Cephalosporin C,CPC)是继青霉素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大类β-内酰胺抗生素,而7-氨基头孢烷酸(7-ACA)作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具有重要价值.一般通过化学法或生物酶法脱去CP...
梅婷张大龙冯进辉王敏吴洽庆朱敦明马延和
关键词:药物中间体7-氨基头孢烷酸生物酶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