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园园
-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论小说《鼠疫》中的英雄观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作为集中讨论荒诞的第一人,加缪在涉及死亡与拯救主题的小说《鼠疫》中,为人们展示了荒诞境遇下的集体反抗行为,并暗示了一种超越荒诞的最佳英雄主义。这种英雄观诞生于荒诞,表现为行动,诠释在当代。它区别于遥不可及的时代偶像,以"二加二等于四"的真理呈现出最质朴的英雄面貌:"面对现实,热爱生活,积极行动"。
- 胡园园
- 关键词:《鼠疫》荒诞英雄主义
- 行走在“存在”阴影下的普罗米修斯:加缪与存在主义被引量:1
- 2018年
- 作为二十世纪法国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阿尔贝·加缪的作品曾为战后一代人指引精神方向。其荒诞和反抗思想与以萨特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思想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从加缪是否是存在主义者的发问出发,以其作品中的西西弗和普罗米修斯形象为代表,从存在与本质的关联中理清其对存在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并由此引向对本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讨论。
- 胡园园
- 关键词:加缪荒诞反抗
- 加缪的“后殖民知识分子”形象
- 2015年
- 在《知识分子论》中,赛义德以后殖民主义理论来定位知识分子的角色。他的知识分子观,为解读法国作家加缪的知识分子形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从《局外人》到《正义者》、《反抗者》,从"荒诞"到"反抗、自由、激情",加缪的知识分子形象贯穿他的一生并反映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从严格意义上说,加缪不是一个后殖民知识分子,没有参与解构主义观照下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但以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身份话语来看,他具有这一群体普遍的认同特征:流亡、介入、世俗批评、捍卫普适价值。本文将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结合《知识分子论》的相关理论,还原一个具有"后殖民知识分子"形象的加缪。
- 胡园园
-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反抗者
- 品管圈提高陈旧性骨折引流效能的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陈旧性骨折患者对引流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陈旧性骨折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的陈旧性骨折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引流效能情况,并对两组术后进行3个月随诊,比较骨痂形成、再次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94±5.13) d,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为(4.61±0.27)万元,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有效观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痂形成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再次感染率为3.33%,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陈旧性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提高引流效能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胡园园程蓓陈丽萍毛赛虎
- 关键词:品管圈陈旧性骨折
- 白皮肤,黑面具——勒克莱齐奥的非洲书写
- 2019年
- 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和非洲有着深厚的地域和情感联系。他的多部文学作品根植于自身和家人的非洲经历,在记忆和想象中为自己设置了白皮肤、黑面具的非洲人的身份定位。从这一身份情感出发,他作品中的非洲意象有着西方作家视阈下罕见的自然神性、人与自然的呼应以及充满诗意的原始与神秘。在饱满且炽热的非洲意象的影响下,他更是以文字的力量来鞭挞殖民历史并展开自己作为非洲人的文化身份书写。
- 胡园园
-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非洲人身份书写
- 加缪小说《堕落》的叙事研究——个人抑或众人的故事?
- 2017年
- 作为一部对加缪而言具有叙事疗伤意义的小说,《堕落》对研究加缪的文化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叙事理论,分别从自传叙事、契约叙事以及叙事身份的层面出发,还原小说中的多种叙事声音,并以此作为加缪文化身份中的可述性,在身份的同一性和他者性中概括出加缪的文化身份状态。
- 胡园园
- 关键词:加缪自传叙事
- 理工院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第二外语课堂教学设计
- 2016年
- 面对理工院校学生对第二外语的学习需求,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新组织大学第二外语教学课堂,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构建和教学评估等层面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 胡园园
- 关键词:第二外语教学课堂教学
- 地中海之子—从地中海情结看加缪的文化身份
- 阿尔贝·加缪在其生前、生后一直是文学和思想界的研究对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这位伟大的法国作家身上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现实意义。从恐怖主义到异质文化,从民族主义到社会精神,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要求,他...
- 胡园园
- 关键词:文化身份流放加缪
- 文献传递
- 《流放与王国》中加缪的文化身份书写被引量:2
- 2019年
- 《流放与王国》是加缪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作家在“荒诞”和“反抗”之余给予文化身份问题最为深刻的思考。它将身份问题中的“流放”和“王国”带入到文学创作空间,并赋予它们加缪式的理解。本文以小说集中的6篇故事为例,分析每部作品所展示的身份话题,从身份的建构仪式、表达方式、转变过程和处理态度来还原加缪的文化身份书写和理解,以及其作为一个文化边缘人和局外人在其所处时代的身份经历和遭遇。
- 胡园园
- 关键词:阿尔贝·加缪文化身份
- 《暗店街》中的文化身份追寻
- 2015年
-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阿诺的《暗店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失忆者追寻自我文化身份的曲折历程。它具有莫式典型的忧郁、孤独文风,通过其惯用的现实与过去交织的叙事手法,在回忆、寻找、游离、探寻中再现了当代人对身份的渴求。身份因其主体在解构主义视角下的不确定性,从笛卡尔的"我思"赋予的绝对地位进入到无处不在的身份认同状态。《暗店街》有别于常见的文化身份寻根之旅。作品中的身份认同是通过不断地确定他者,以一种"作为他者的我"的"镜像"思考来完成的。
- 胡园园
- 关键词:身份解构他者自我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