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岑
-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贵州寒武系第5阶都匀动物群(微化石宝库)研究
- 后生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历来是人们孜孜不倦探索求证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在显生宙初期'寒武纪大爆发'的序幕刚刚拉开,作为早期具骨骼化石的重要组分之一,别具特色的磷酸盐化微体骨骼化石及Orsten型化石,以其三维立体形式不仅...
- 申岑张喜光
- 关键词:古生态寒武纪
- 贵州寒武系第5阶都匀动物群(微化石宝库)研究
- <正>后生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历来是人们孜孜不倦探索求证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在显生宙初期"寒武纪大爆发"的序幕刚刚拉开,作为早期具骨骼化石的重要组分之一,别具特色的磷酸盐化微体骨骼化石及Orsten型化石,以其三维立体形...
- 申岑张喜光
- 关键词:古生态寒武纪
-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保护措施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徐家脑滑坡区的野外实地勘察及钻探工程,查明滑坡位置、形态、规模及滑坡区岩土性质。并根据滑坡位置、规模、影响因素、滑坡前兆、滑坡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稳定性验算结果等综合判定滑坡稳定性,并分析滑坡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张亚光范玉华申岑张月峰马梦玲
-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预防措施
- 某矿山选矿厂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多种手段对拟建选矿厂场地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发现,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渗流现象明显;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表明,工程场地不均匀,但地基承载力较好。本文通过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后续建设的选矿厂基础设计和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和建议。
- 吴允飞邹国富申岑孙熙宁韩科学
-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软舌螺的发现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
- 2024年
-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来自中国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地层中的软舌螺化石,共计3属3种,分别为:王氏富蕴螺Fuyunotheca wangi gen.et sp.no v.,施氏纵肋螺Costulatotheca schleigeri Earp,2019和奥氏螺未定种Ottomarites sp.。其中,王氏富蕴螺作为首次发现的新属种,典型特征为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至亚三角形,背部膨胀,具有1条贯穿壳体的背中脊,腹部较平至微微凸起,壳体前1/3处具有横向成组的肋,整个壳体装饰着横向比纵向明显的细线。古生态学分析表明,王氏富蕴螺是一类生活在具有一定水动力的、富氧的正常浅海环境中的软舌螺。另外,笔者总结了包括新属种在内的目前所有报道过的整个泥盆纪产出的软舌螺的有效属种(不包括未定种和未定属),共计来自11个国家12个地区的14属66种,依据其古地理分布特征,认为泥盆纪的软舌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劳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附近,其他地区仅零星出现。此次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软舌螺化石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早泥盆世软舌螺类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同时为洲际间的地层对比提供了更多依据。
- 黄烈斌刘一龙纵瑞文高丹霞申岑
- 关键词:软舌螺早泥盆世古生态古地理东准噶尔
- 两亿年前多姿多彩的恐龙世界
- 2024年
-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禄丰动物群作为地球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生物群体,它们与周围生物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它们的出现,见证了生物多样性的繁荣,也展示了生命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地质变迁,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禄丰动物群也随之发生着一系列重大变革,许多物种逐渐灭绝,而新的物种不断涌现。最终,它们大多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化石库中的一员。
- 张世涛左若涵赵染尘申岑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化石库动物群
- 杨钟健和“中国第一龙”
- 2024年
- 在距今1.35亿年至1.9亿年前远古时代的禄丰地区,曾上演着史诗般的恐龙世界,苍茫大地之下,埋藏着古老而未知的谜题。曾经这里的森林气候温暖、植物茂盛、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成群的恐龙在林中、湖岸惬意地漫步或玩耍,这样的风景就曾出现在禄丰。当时,禄丰恐龙化石种类众多,其中最让世界瞩目的当属“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
- 王雅芳张世涛赵染尘陈烨伟申岑
- 关键词:恐龙化石森林气候远古时代
- 穿越亿年时空 走进侏罗纪禄丰恐龙世界
- 2024年
- 禄丰,地处滇中腹地,自古就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禄丰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红色的壮美大地孕育了生机无限,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远古时期,这里上演着史诗般的恐龙世界,这里也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避难所,孕育了厚重而灿烂的现代人类文明,禄丰也因此被誉为“恐龙之乡”“化石之仓”“亚洲人类发祥地”和“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 张世涛赵染尘左若涵申岑
- 关键词:恐龙之乡远古人类避难所交通枢纽
- 小壳化石型化石在奥陶纪、志留纪的分布规律及其保存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小壳化石型(Small Shelly Fossils-style)化石作为产出于寒武纪以后,个体微小、原生或次生矿化(以磷酸盐化为主)的后生动物遗骸,常常以微体内核(microsteinkern)形式保存。它们的保存与寒武纪小壳化石的保存方式相同,可能都与古海洋的环境变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为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本文在综合整理已有文献基础上,分析了自寒武纪以后,此类型化石组合的地史分布及物种变化规律,可看出与寒武纪小壳化石组合相比,虽然此类化石组合在全球多地均有记录,但数量及物种多样性均显著下降,其物种组成以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为主。同时,文中结合云南永善地区发现的志留纪小壳化石型化石组合,与寒武纪小壳化石进行对比,总结了此类化石的保存特征,为从微观角度研究早古生代时期生命演化及其埋藏模式提供了又一重要线索。
- 陈栎蓉李向东黄烈斌申岑
- 关键词:化石组合地史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