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燕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1篇单节段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分布宽...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脂肪
  • 1篇脂肪因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中国汉族
  • 1篇中国汉族人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省妇幼保...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陈燕
  • 2篇程小兵
  • 2篇罗娟娟
  • 1篇叶山东
  • 1篇曾广玉
  • 1篇张洪波
  • 1篇倪进发
  • 1篇傅佳
  • 1篇尹惠萍
  • 1篇韩卫星
  • 1篇潘文博
  • 1篇单其俊
  • 1篇许韶君
  • 1篇王磊
  • 1篇陶芳标
  • 1篇郑茂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OVCF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分析比较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收集2013年6月—2018年5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PKP手术患者120例(120个椎体),根据骨水泥分布将患者分为3组(团块状26例,混合状39例,海绵状5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合并内科疾病、体重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脊柱损伤节段和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3个月、6个月和1 a评估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分值,并注意记录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骨折发生例数,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及组间各项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术后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ODI、Cobb's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ODI、Cobb's角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团块状及混合状分布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低于海绵状组(P<0.05),海绵状组伤椎再发骨折比例低于另外2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骨水泥分布对ODI、Cobb's角和VAS评分影响较小,团块状及混合状分布恢复伤椎高度效果更佳,海绵状分布伤椎再发骨折几率更低。
陈燕王磊王立飞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9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检测治疗前后的RDW和PDW,并计算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值(RDW-C)、血小板分度宽度变化值(PDW-C),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率(RDW-Cr)、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率(PDW-Cr)。结果有效组较无效组的RDW、PDW变化值(-1.01±3.25 vs 1.62±2.12,-1.10±4.5 vs 0.25±1.2)及变化率(-2.15±6.2 vs 3.10±6.8,-6.3±9.3 vs 1.45±7.1)显著提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C(OR=1.012,95%CI:1.015~1.121)、PDW-C(OR=1.011,95%CI:1.019~1.082)是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DW和PDW的变化值及变化率在评价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与PDW治疗前后变化值及变化率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的评价。
程小兵陈燕罗娟娟杨玉雯单其俊
关键词: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梗死疗效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并分析sdLDL-C/LDL-C评价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住院并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组(n=122)和对照组(n=78)。其中,IMT异常组又分为IMT增厚组(n=30)及颈动脉斑块组(n=92)。Spearman相关分析sdLDL-C与年龄、体质指数(BMI)、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dL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MT异常组血清sdLDL-C、sdLDL-C/LDL-C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血清sdLDL-C、sdLDL-C/LDL-C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Hcy、sdLDL-C/LDL-C、sdLDL-C是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伴有IMT增厚、颈动脉斑块患者中sdLDL-C、sdLDL-C/LDL-C、Hcy水平显著升高。血清sdLDL-C/LDL-C、sdLDL-C、Hcy含量具有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且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程小兵罗娟娟陈燕韩卫星李庆群潘文博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
CDKN1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作为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病因未明,遗传因素在疾病中起主要作用。该病主要影响育龄期妇女。在疾病普及和...
陈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型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脂肪因子网膜素-1与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与血浆网膜素-1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脂肪因子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和结直肠癌(CRC)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CRC患者42例(肿瘤组)和接...
陈燕
关键词:脂肪因子网膜素-1结直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
文献传递
脑瘫儿童早期运动发育迟缓及运动方式异常的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从农村地区抽样调查获得的97名1~8岁脑瘫儿童及与患儿同一行政村选取的128名对照儿童的早期运动发育和异常运动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脑瘫儿童早期运动和言语发育迟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儿童,一些异常运动方式仅见于脑瘫儿童,病情愈重的脑瘫儿童早期发育迟缓和运动方式异常项目愈多。提示基层妇幼保健和临床医生应对儿童早期异常运动方式和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关系予以关注。
陶芳标傅佳张洪波倪进发倪进发许韶君尹惠萍陈燕
关键词:脑瘫发育障碍儿童保健
尿Tamm-Horsfall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价值
2017年
目的观察T2DM患者尿Tamm-Horsfall蛋白(THP)排泄的变化,了解其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的作用。方法调阅3599例住院T2DM的人口资料、尿THP等结果。结果 T2DM中49.8%尿THP排泄正常,41.7%尿THP排泄降低,8.5%尿THP排泄升高。随着尿白蛋白/肌酐比(ACR)的升高和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尿THP降低者所占比例不断增高,而尿THP排泄值逐步下降。尿THP与血清肌酐(Scr)、BUN和ACR呈负相关,与eGFR和HDL-C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Scr、BUN、TG、ACR和eGFR是尿THP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尿THP降低与肾功能减退和UAER增加有关,定期测定尿THP有助于监测DKD的发生和进展。
郑茂叶山东陈燕陈梅男
关键词:TAMM-HORSFALL蛋白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