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静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肝硬化
  • 1篇益气
  • 1篇益气活血
  • 1篇益气活血利水
  • 1篇益气活血利水...
  • 1篇治疗慢性乙型...
  • 1篇石膏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机构

  • 4篇临沂市人民医...
  • 2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4篇邓静
  • 4篇彭玉龙
  • 2篇王成宝
  • 1篇张志发
  • 1篇徐耀
  • 1篇高峰
  • 1篇刘兴

传媒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艾米替诺福韦治疗65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MF)在治疗65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临沂市人民医院45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TMF治疗48周比较治疗第12、24、48周时病毒学应答率、HBV DNA较基线下降水平,治疗前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转氨酶(ALT)、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磷、血脂的变化及48周时ALT复常率变化。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患者年龄为69.0(67.0,72.5)岁。TMF治疗12、24、48周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为32.4%(12/37)、70.0%(28/40)、84.6%(33/39),HBV DNA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48周后HBsAg水平下降(P<0.05),未出现HBsAg转阴及血清转换患者。治疗48周后ALT水平下降(P<0.05)。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分别为88.9%(16/18)、70.4%(19/27)。基线与治疗48周后的eGFR、肌酐、磷、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暂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对于65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TMF可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且ALT复常率高、耐受性好。
褚萨萨刘兴徐成邱国正徐耀邓静付美丽彭玉龙高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安全性
柴芩石膏合剂治疗手足口病卫气分证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柴芩石膏合剂治疗手足口病卫气分证的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卫气分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柴芩石膏合剂组,B组利巴韦林组,C组柴芩石膏合剂联合利巴韦林组,每组50例。结果 A组、C组在退热时间、甲泼尼龙使用次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次数、住院时间、脱水剂的使用次数方面优于B组,A组、C组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C组与A组在粒细胞减少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柴芩石膏合剂可替代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副作用小于利巴韦林。
彭玉龙邓静王成宝侯辰阳
关键词:手足口病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初次腹水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活血、益气、利水"为主的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初次腹水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后3月、6月、1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月、6月、12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3月、6月、12月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3月后白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月、12月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活血、益气、利水"为主的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初次腹水疗效较佳。
邓静刘树朋彭玉龙王成宝张志发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法乙肝肝硬化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组,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肝纤维化四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胁痛积分(1.05±0.18)分,腹胀积分(1.21±0.19)分,乏力积分(1.43±0.36)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0、10.500、4.520,P<0.05)。实验组患者IVC水平(67.00±15.19)ng/mL,LN水平(121.23±20.36)ng/mL,HA水平(149.00±56.85)n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0、3.440、3.210,P<0.05)。实验组患者PC-Ⅲ水平(13.88±3.45)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0,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纤维化治疗,值得推荐。
邓静彭玉龙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