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梅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源性
  • 1篇质控
  • 1篇实施效果评价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室内质控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位点
  • 1篇结合位点
  • 1篇基因
  • 1篇管理工具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3篇刘建梅
  • 1篇刘畅

传媒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临床实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类特有microRNA基因miR-941靶基因的鉴定及sponge TP73-AS1的验证
人类特有基因的功能研究揭示其在人类物种形成和人类特有性状如发达的大脑、复杂的语言等的形成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本论文通过芯片技术和AGO2免疫共沉淀技术对人类特有microRNA基因miR-941的可能的靶基因进行鉴定。...
刘建梅
关键词:结合位点
质量管理工具在不良事件改进中的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联合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在处理医学检验科医疗不良事件,持续改进检验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不良事件处理流程,通过判断不良事件的性质选择质量管理工具,单一或联合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PDCA、质量指标等质量管理工具对医学检验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查因整改,分析典型案例中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过程及效果。结果选择及联合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不良事件进行改进的过程中,不良事件得到有效解决,落实了全程质量管理,提升了工作人员能力,关键质量指标如危急值报告率达到100%,历次室间质评及格率分别达到97%、100%、98%、98%,提高了检验质量,促进了同行共同进步。结论质量管理工具的合理综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不良事件的改进效果,达到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
冯倩刘建梅周林华朱琼媛
关键词:管理工具
利用室内质控与能力验证数据评定HBV DNA和HCV RNA测量不确定度
2024年
目的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评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和HCV RNA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方法采用室内质控数据计算HBV DNA和HCV RNA测量复现性引入的不确定度,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能力验证结果计算HBV DNA和HCV RNA偏倚引入的不确定度,将二者合成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BV DNA测定低浓度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5.21%,高浓度为3.47%;低浓度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0.42%,高浓度为6.94%(k=2)。HCV RNA测定低浓度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6.43%,高浓度为5.18%;低浓度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2.86%,高浓度为10.36%(k=2)。HBV DNA低浓度(=3.45)扩展不确定度为0.36,小于目标不确定度(0.40),但高浓度(=6.38)扩展不确定度为0.44,高于目标不确定度(0.40);HCV RNA低浓度(=3.23)和高浓度(=5.24)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42和0.54,均高于目标不确定度(0.4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 DNA和HCV RNA引入不确定度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有助于检验报告的结果解释,并可作为检验质量持续改进的依据。
刘春林刘畅赵东岩李端萍刘建梅罗秋林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测量不确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