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磊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二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和器官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血管炎。自1942年心脏受累首次报道后,心血管病变逐渐被认识,心脏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从心包、心肌、心内膜至心瓣膜,冠状动脉受累并导致心肌梗死者少见。现报道本院收治的2例SLE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 孙金磊刘升云郭金燕张磊卢甲盟张欣贺玉杰韩立帅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梗死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临床合并症的认识。方法现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住院的17例AAV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组),并与同期未合并血小板减少的51例患者(血小板正常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血小板减少组骨髓穿刺结果提示:1例患者骨髓抑制,1例患者骨髓穿刺结果未报告骨髓巨核细胞数值,骨髓巨核细胞数目为84(0~200)个,且4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血小板减少组出现咯血、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比例均高于血小板正常组,血红蛋白、C3、白蛋白水平均低于血小板正常组,CRP水平、c-ANCA阳性率高于血小板正常组,MPO-ANCA水平、p-ANCA阳性率均低于血小板正常组(均P<0.05)。17例AAV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联合环磷酰胺治疗,6例联合血浆置换治疗,2例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后8例好转,7例死亡,2例因预后差,自动出院后失访。其中8例合并肾脏受累的患者,3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例死亡,5例患者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能继发于AAV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是AAV预后不良的标志,当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咯血、腹腔积液、胸腔积液、CRP升高、C3下降和低白蛋白血症。
- 彭昭孙金磊张慧娟郭匡金李天方刘升云
- 关键词:血管炎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22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SS合并NMOS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2例PSS合并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随访1 a复发情况等。结果(1)22例PSS合并NMOSD患者中,女19例,男3例,年龄21~64(44.5±11.57)岁;中位病程27.5个月(10 d^96个月)。(2)20例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其中视神经炎5例,脊髓炎12例,脑部病变3例。(3)脊髓磁共振成像:颈髓受累6例,胸髓受累5例,胸髓及腰髓同时受累8例,无腰髓受累者。(4)头颅磁共振成像:脑部病变10例,延髓病变2例,脑及延髓病变4例。(5)行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检测20例,阳性17例(85%);行脑脊液AQP4抗体检测9例,阳性7例(77.8%)。血清AQP4抗体阴性患者脑部病变发生率为100%(3/3),血清AQP4抗体阳性患者脑部病变发生率为76.5%(13/17)。(6)22例患者均接受自身抗体检测,其中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72.7%,抗SSA抗体阳性率为100%,抗SSB抗体阳性率为18.2%。结论PSS合并NMOSD患者以女性为主,脊髓病变多见且以长节段受累为主,AQP4抗体及抗SSA抗体阳性率高。AQP4抗体阴性患者脑部受累发生率高,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能有助于诊断。
- 朱政言汪晴张钰琦孙金磊刘升云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抗体
-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48例合并LMV的患者(合并LMV组)和50例未合并LMV的患者(未合并LMV组)为研究对象。总结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分析SLE合并LMV的危险因素。结果LMV临床特征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腹部表现为主,常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和呼吸系统受累。与未合并LMV组比较,合并LMV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滴度、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D-二聚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尿蛋白阳性率、腹水阳性率较高(P<0.05)。LMV的CT影像学特征有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肠壁增厚、肠段扩张、腹水、“靶征”,可合并尿路损伤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滴度下降(OR=0.014,P=0.046)、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0.001,P=0.014)、腹水(OR=26.980,P=0.007)是LM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MV常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和呼吸系统受累,补体C3滴度下降、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腹水是SLE合并LMV的独立危险因素。
- 汪晴孙金磊李伟朱政言刘升云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OH-D、ANCA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清25-OH-D、ANCA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00例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SLE患者作为SLE组,并依据SLEDAI标准将SLE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另外,选取1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5-OH-D、ANCA各自试剂盒的说明书检测受试者血清中25-OH-D、ANCA水平;采用Forward 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ANCA与SLE活动度的关系。结果SLE组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N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ANCA水平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SLE活动性呈负相关,ANCA水平与SLE活动性呈正相关。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期而ANC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且25-OH-D、ANCA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 黄晋吴汶芳禚娅孙金磊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ANCA
- 犀角地黄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SLE)的改善及对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2)。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2组疾病活动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补体C3水平和Th1/Th2值;比较2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score,SLEDAI)、中医证候评分、补体C3水平和Th1/Th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3个月试验组SLEDA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h1/Th2值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可改善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
- 王伟付军燕郭凤霞谷洪孙金磊
-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来氟米特醋酸泼尼松片系统性红斑狼疮
- 抗MDA5抗体在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抗MDA5抗体在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DM-ILD)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1例抗MDA5抗体阴性的患者纳入A组,将39例抗MDA5抗体阳性的患者纳入B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ILD,将A组患者分为A1组(抗MDA5抗体阴性不合并ILD,54例)和A2组(抗MDA5抗体阴性合并ILD,47例),将B组患者分为B1组(抗MDA5抗体阳性不合并ILD,2例)和B2组(抗MDA5抗体阳性合并ILD,37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结果 B组仅存在皮疹的患者比例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女性所占比例低于A2组,且仅存在皮疹的患者比例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KL-6水平高于A组,DLCO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2组与B1组抗MDA5抗体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KL-6水平高于B1组和A2组,B2组DLCO水平低于B1组和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LCO与KL-6呈负相关(r=-0.573,P<0.05),与抗MDA5抗体滴度无关(r=0.245,P>0.05)。B2组HRCT评分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CT评分与抗MDA5抗体滴度水平呈正相关(r=0.356,P<0.05),与KL-6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5),与DLCO呈负相关(r=-0.326,P<0.05)。B组累积生存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的DM-ILD患者的KL-6水平高,肺部病变严重,生存率低。
- 曲祥文楚荷莹孙金磊李靖张国俊
- 关键词:间质性肺病皮肌炎预后
- 成人斯蒂尔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对AOS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OSD合并MAS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单纯AOSD的患者进行对比,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4例AOSD合并MAS患者,占同期AOSD患者的7.6%(14/185),其中男性2例,女性12例,发生MAS时AOSD的中位病程为1.3(0.25,4)个月。与单纯AOSD组相比,合并MAS组发病年龄更小(t=-2.038,P=0.037),出现脾大(t=9.020,P=0.003)、心包积液(t=8.663,P=0.003)、胸腔积液(t=4.754,P=0.029)的比例更高,白细胞计数(t=-4.171,P<0.01)、血红蛋白浓度(t=-2.661,P=0.008)、血小板计数(t=-5.672,P<0.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t=-5.082,P<0.01)、白蛋白(t=-3.426,P=0.001)、纤维蛋白原(t=-5.986,P<0.01)、ESR(t=-2.941,P=0.003)、CRP(t=-2.014,P=0.044)显著降低,ALT(t=-3.227,P=0.001)、AST(t=-3.105,P=0.002)、TG(t=-5.612,P<0.01)、铁蛋白>2 000μg/L比例(t=7.833,P=0.005)显著增高。14例AOSD合并MAS患者均应用了糖皮质激素,5例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8例同时应用环孢素A,8例同时应用丙种球蛋白,2例接受依托泊苷,1例接受托珠单抗。治疗后11例好转,3例死亡。结论年轻的AOSD患者易并发MAS,且在病程早期常见,临床上易出现脾大体征。当AOSD患者出现血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和ESR进行性降低,TG、铁蛋白进行性升高时常提示MAS的发生,及时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杨晓佩吴天歌胡文露孙金磊张磊关文娟刘升云
- 关键词: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