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彦宇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结石
  • 2篇胆汁
  • 2篇胆汁回输
  • 2篇型管
  • 2篇疗效
  • 2篇结石
  • 2篇镜下治疗
  • 2篇回输
  • 2篇腹腔镜下治疗
  • 2篇肝胆
  • 2篇肝胆管
  • 2篇肝胆管结石
  • 2篇T型管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手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内

机构

  • 5篇湖南中医药高...

作者

  • 5篇袁通立
  • 5篇唐华勇
  • 5篇杨毅
  • 5篇肖群
  • 5篇贺彦宇
  • 4篇陈小雪
  • 2篇胡海涛
  • 1篇言纲
  • 1篇肖凡
  • 1篇彭婷

传媒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腔T型管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多腔T型管"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肝胆外科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将80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开腹胆道探查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记录两组病人术后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采集每个病人术前及肠内营养后3 d、7 d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化参数指标;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并发症、胆道感染、胆漏)及术后2月结石残留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胆汁丢失总量(846±112 ml)、术后输液量(13.75±3.68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 470±450 ml)、(25.63±4.32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64、-13.240,P<0.05)。治疗组肠内营养后3 d前白蛋白(260±37.58 m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5.53±8.69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93±33.12 mg/L)、(35.72±6.7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8、5.648,P<0.05)。并且治疗组肠内营养后7 d转铁蛋白(314±44.72 mg/ml)、前白蛋白(304±40.34 m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51.23±10.34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203±33.62mg/ml)、(256±37.46 mg/L)、(39.53±8.4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8、5.514、5.531,P<0.05)。两组行肠内营养期间,治疗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3,P<0.05)。两组行胆道冲洗期间,无一例出现胆漏,治疗组胆道感染率为2.5%(1/40),对照组胆道感染率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05)。治疗组结石残留率10.0(4/40),对照组结石残留率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后,经多腔T型管行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及胆�
唐华勇袁通立彭婷杨毅肖群贺彦宇肖凡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胆汁回输肠内营养
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胆石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利胆汤对胆石症肝郁气滞证患者的血浆胆囊收缩素(CCK)、结石大小及数目的影响,评价疏肝利胆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肝郁气滞证的胆石症患者按Doll’s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自拟疏肝利胆汤,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两组血浆CCK水平、结石大小及数目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CK均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结石大小及数目均下降(P<0.05),观察组结石大小及数目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疏肝利胆汤可以改善胆石症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化石排石,同时可以降低血浆CCK水平,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明袁通立杨毅唐华勇肖群胡海涛贺彦宇陈小雪
关键词:胆石症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汤
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10例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胆囊内瘘术前诊断及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B超、CT、MRCP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所见,观察在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处理瘘管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少量胆漏,行T管旁置入小儿胃管引流后,胆瘘停止,2例术后并发胰腺炎,行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后好转,6例肝内外胆管合并结石,行再次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术。随访无再发腹痛、胆管炎、肠梗阻等不适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关闭瘘口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肖群袁通立杨毅唐华勇胡海涛贺彦宇陈小雪言纲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炎内瘘
脾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研究脾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于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脾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巨脾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1例,完成腹腔镜巨脾切除术19例;围手术期接受异体输血4例;手术时间140~400 min,平均(240±65)min;术中出血量50~800 ml,平均(222±184)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4 d,平均(2.7±0.6)d;术后住院时间7~26 d,平均(12.8±4.6)d;无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血小板过低患者,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后施行脾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且临床疗效满意。
杨毅肖群唐华勇陈小雪贺彦宇袁通立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巨脾脾动脉栓塞
多腔球囊T型管在腹腔镜下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多腔球囊T型管在腹腔镜下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术,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球囊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间、术后胆汁丢失量及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反流性胆管炎、胆漏等)及术后2个月结石残留率、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及胆管狭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5.5±11.3)h vs(55.1±9.9)h]、术后胆汁丢失量[(1540±265)mL vs(3341±407)mL]及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9±1.6)d vs(10.6±2.1)d]和住院总费用[(19449±1240)元vs(20509±923)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和死亡病例。治疗组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6.7%(5/30)vs 43.3%(13/30)]、术后2个月结石残留率[10.0%(3/10)vs 33.3%(10/30)]较对照组低;胆管狭窄改善率[70.0%(21/30)vs 26.7%(8/30)]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的肝胆管结石术中放置多腔球囊T型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并发症较少,术后结石残留率低。多腔球囊T型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贺彦宇袁通立唐华勇杨毅肖群陈小雪
关键词:复杂肝胆管结石结石残留胆汁回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