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璐 作品数:13 被引量:6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热休克蛋白90和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在糖皮质激素敏感型依赖型和抵抗型哮喘中的表达及其在抵抗型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抵抗型、敏感型、依赖型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情况,同时分析HSP90、GR mRNA在抵抗型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提高临床不同类型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间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86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不同反应分为敏感组(39例)、抵抗组(20例)、依赖组(27例),同时随机选取入院行健康检查结果正常的受检者为对比组(35例),所有受检者均空腹抽取外周血,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测定热休克蛋白90、GR mRNA在细胞内表达情况,同时在体外分别以白介素4(IL-4)、白介素2(IL-2)以及联合刺激细胞,记录HSP90、GR mRNA表达改变情况。结果:抵抗组HSP90、GR mRNA细胞内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而HSP90/GR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在IL-4、IL-2刺激下各组GR、HSP90 mRNA均出现不同的表达上升情况。结论:抵抗型哮喘者出现抵抗反应可能与细胞中HSP 90表达不足有关。 沈璐 易高 张春云 方向明关键词:哮喘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家庭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12周)和常规组30例(常规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1、NO水平、血气变化及肺动脉压力等。结果①治疗组患者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浆ET-1水平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组肺动脉压、PaCO_2明显下降(P<0.05),PaO_2明显升高(P<0.05)。③血浆NO水平变化与肺动脉压、PaCO_2呈负相关,与PaO_2呈正相关;血浆ET-1与肺动脉压、PaCO_2呈正相关,与PaO_2呈负相关。结论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是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治疗措施。 张春云 沈璐 翟延评关键词:家庭无创通气 慢性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双水平呼吸道正压无创通气在老年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呼吸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法对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予BIPAP无创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心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HR)、呼吸(RR)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液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中氧饱和度(Sa 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酸碱度(p H)与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观察组血浆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BIPAP无创通气具体治疗方案,可快速纠正缺氧问题,改善各种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 沈璐关键词:无创通气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盐酸氨溴索在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在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内科确诊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后的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沈璐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FABP4、LCN2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脂质运载蛋白2(LCN2)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根据COPD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分为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n=69)和稳定期组(SCOPD组,n=51),另选取50例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临床资料及FABP4、LCN2水平,分析血清FABP4、LCN2与肺功能、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3组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ECOPD组、SCOPD组吸烟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SCOPD组、对照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依次呈上升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白细胞计数(WBC)、血清FABP4、LCN2水平呈降低趋势,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ABP4水平与FEV1、FEV1/FVC、FEV1%pred呈负相关(r=-0.304、-0.350、-0.375,P<0.05),与CRP、NEUT%、WBC呈正相关(r=0.315、0.360、0.351,P<0.05)。血清LCN2水平与FEV1、FEV1/FVC、FEV1%pred呈负相关(r=-0.310、-0.355、-0.391,P<0.05),与CRP、NEUT%、WBC呈正相关(r=0.416、0.405、0.387,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EV1、FEV1/FVC、FEV1%pred、CRP、NEUT%、WBC是血清FABP4、LCN2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中血清FABP4、LCN2水平异常升高,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与炎性因子呈正相关,推测可作为诊断COPD及鉴别急性加重期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林纯意 沈璐 李美婵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肺功能 炎性因子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应用于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组(低剂量组)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SOD、MD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剂量组APACHEⅡ评分、PCT、IL-6、TNF-α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起到降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炎症因子有一定作用,且副反应少,可进行临床推广。 方向明 易高 沈璐关键词:高剂量 阿托莫兰 脓毒血症 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炎症性损伤和氧化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炎症性损伤和氧化性损伤的影响。方法: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乌司他丁20万U/天),高剂量组(乌司他丁40万U/天),联合治疗组(阿拓莫兰1.8g+乌司他丁20万U/天)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氧化损伤指标含量,心脏超声参数水平等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含量低于高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低于高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血清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低于高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含量高于高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超声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水平高于高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有助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功能保护,在抑制全身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方向明 易高 沈璐 潘嘉宇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 阿拓莫兰 氧化性损伤 参麦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参麦对哮喘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激素组、参麦低剂量组、参麦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哮喘组注射0.9%生理盐水2 mL激素组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参麦组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加参麦注射液(低剂量组1 mL,高剂量组2 mL),用药14 d。比较各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Eos%)和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用qRT-PCR检测肺组织中的GR mRNA,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GR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BALF中Eos%显著高于对照组、激素组、参麦高、低剂量组(P<0.001)。参麦高剂量组BALF中Eos%显著低于激素组(P<0.05)。哮喘组BALF中IFN-γ低于对照组、激素组、参麦高、低剂量组(P<0.01),IL-4高于对照组、激素组、参麦高、低剂量组(P<0.05)。参麦高剂量组BALF中IFN-γ高于激素组(P<0.05),IL-4低于激素组(P<0.05)。激素组肺组织GR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参麦高剂量组肺组织中GR mRNA表达高于激素组(P<0.05)。参麦高剂量组肺组织中G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激素组(P<0.05)。结论参麦能上调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GR mRNA和GR蛋白的水平,这可能是参麦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 沈璐 张春云 林纯意关键词:参麦 糖皮质激素受体 IFN-Γ IL-4 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IL-6,TNF-α和PC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TNFα和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IL-6、TNF-α及PCT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及PCT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IL-6、TNF-α及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ODS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能够改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机体IL-6、TNF-α及PCT水平,降低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在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具有重要价值。 方向明 易高 王志敏 沈璐 潘嘉宇关键词:乌司他丁 阿托莫兰 感染性休克 IL-6 TNF-Α 参麦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慢性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参麦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慢性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60只,用吸入卵清蛋白(OVA)致敏及激发诱喘的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和参麦高剂量联合激素组、参麦中剂量联合激素组、参麦低剂量联合激素组,同时设立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注射0.9%生理盐水,激素组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参麦组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加参麦注射液(低剂量组1 m L、中剂量组1.5 m L、高剂量组2 m L),用药14 d结束。比较各组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模型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参麦高剂量联合激素组、参麦中剂量联合激素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激素组、模型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激素组、模型组(P<0.05);参麦高剂量联合激素组、参麦中剂量联合激素组BALF中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BALF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干扰素-γ/白介素-4(IFN-γ/IL-4)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参麦高剂量联合激素组、参麦中剂量联合激素组IFN-γ水平、IFN-γ/IL-4高于激素组、模型组,IL-4水平低于激素组、模型组(P<0.05);参麦高剂量联合激素组、参麦中剂量联合激素组IFN-γ、IL-4水平、IFN-γ/IL-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影响IL-4、IFN-γ的表达,纠正失衡Th1/Th2的细胞因子比例,可能是参麦注射液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慢性气道炎症的机制之一。 张春云 沈璐 林纯意关键词:炎症 参麦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