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良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哮喘
  • 2篇地奈德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小儿
  • 2篇小儿哮喘
  • 2篇疗效
  • 2篇患儿
  • 2篇儿童
  • 2篇干扰素
  • 2篇布地奈德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丁胺
  • 1篇盐水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分泌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婴幼儿毛细支...
  • 1篇婴幼儿支原体...

机构

  • 8篇自贡市妇幼保...

作者

  • 8篇张良
  • 3篇杨华英
  • 2篇王燕
  • 2篇罗红艳
  • 1篇韦懿
  • 1篇胡海燕
  • 1篇刘敏
  • 1篇刘蕊
  • 1篇徐相琴
  • 1篇杨杰
  • 1篇程建红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SOCS1、SOCS3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SOCS3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的HSP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取外周血并测定SOCS1、SOCS3的表达量以及CD4^+T细胞亚群的含量,取血清并测定CD4^+T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HSP组患儿外周血中SOCS1、SOCS3的mRNA表达量及SOCS3/SOCS1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P组患儿外周血中Th1、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TGF-β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Th2、Th17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L-5、IL-17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且高SOCS3/SOCS1比例的HSP患儿外周血中Th1、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TGF-β1的含量低于低SOCS3/SOCS1比例的HSP患儿,外周血中Th2、Th17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L-5、IL-17的含量高于低SOCS3/SOCS1比例的HSP患儿。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SOCS1、SOCS3表达的改变能影响CD4^+T细胞的分化。
张良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CD4+T细胞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60例进行研究,家属均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儿除了予以常规治疗外,还加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症状(咳嗽、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及呼气峰流速(PEFR)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可更快地改善症状,并明显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廖骏华杨华英张良
关键词: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高强度间歇运动锻炼联合药物治疗对哮喘患儿气道功能、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锻炼联合药物治疗对哮喘患儿气道功能、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运动锻炼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组患儿接受高强度间歇运动锻炼联合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小气道功能、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小气道功能、炎症反应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运动锻炼组患儿肺功能参数FVC、FEV1、PEF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小气道功能指标MMEF、MEF25%、MEF50%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1、IL-2、HMGB1、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哮喘患儿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高强度间歇运动锻炼,可有效优化患儿的气道功能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刘敏易国萍张良
关键词:哮喘气道功能炎性因子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跟踪患儿治愈出院前后的MP-Ig M、MP-Ig G双抗体滴度及免疫功能,并记录呼吸道感染情况及一年内的用药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发生RRTI 45例,发生率为30.0%。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为3~6岁(OR=2.31,95%CI:1.23~4.68)、HP抗体阳性或转阳(OR=4.51,95%CI:1.56~13.27)、CD_4^+/CD_8^+下降(OR=10.33,95%CI:3.45~32.02)及Ig A下降(OR=1.96,95%CI:1.12~3.47)是诱发RRTI的危险因素;使用免疫增强剂(OR=0.31,95%CI:0.14~0.82)是有效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3~6岁、HP抗体阳性或转阳、CD_4^+/CD_8^+下降及Ig A下降是RRTI发生的危险因素;MP肺炎治愈后发生免疫功能障碍的患儿易发生RRTIs;免疫增强剂的使用可有效减少RRTI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杨华英张良廖骏华
关键词: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自贡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线调查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及基因构成情况,为制定自贡市地中海贫血防治策略、降低地中海贫血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自贡市户籍1000名儿童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包括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及基因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00名受检儿童中,初筛阳性率为87.6%(876/1000),基因确诊阳性率为8.9%(89/1000)。在89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儿中,携带α-地中海贫血基因者49例,占总检查人数的4.9%;携带β-地中海贫血基因者39例,占总检查人数的3.9%;同时携带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者1例,占总检查人数的0.1%。结论自贡市儿童地中海贫血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在所调查的性别、年龄中无明显差异,该基线调查为进行地中海贫血防控及干预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罗红艳张良杨杰王燕刘蕊徐相琴
关键词:基线调查地中海贫血儿童
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4例CIU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其中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28 d,分别在治疗后第14天与第28天时采用症状体征积分观察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在停药后6周及12周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4.5%及87.2%,均高于对照组的55.3%和70.2%(P<0.05)。经治疗后第14天与第28天,2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第14天及第28天观察组风团持续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儿停药后第6周及第12周复发率分别为12.8%及17.0%,均低于对照组的29.8%和36.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及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疗效及复发率均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廖骏华杨华英张良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儿童
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2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142例。三组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其中对照组联合注射用水,0.9%氯化钠溶液组联合0.9%氯化钠溶液,3%氯化钠溶液组联合3%氯化钠溶液。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E、Ig M)水平。观察治疗后三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等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判定临床疗效。结果:3%氯化钠溶液组的总有效率(93.66%)高于0.9%氯化钠溶液组(83.10%)与对照组(77.46%),且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比其他两组更短(P均<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CD3+、CD4+、CD4+/CD8+及Ig E水平明显下降,Ig A及Ig G水平升高;3%氯化钠溶液组与其他两组相比,CD3+、CD4+、CD4+/CD8+及Ig E水平显著降低,CD8+、Ig A、Ig M及Ig G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3%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可能通过协同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具有使用方便、患儿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罗红艳胡海燕张良廖骏华程建红王燕韦懿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高渗盐水干扰素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2.7%,两组间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可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有效。
张良
关键词:干扰素布地奈德小儿哮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