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涛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显微手术
  • 1篇血钠
  • 1篇预防性
  • 1篇神经导航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牵开器
  • 1篇颅咽管瘤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瘤
  • 1篇脑室
  • 1篇侧脑室
  • 1篇侧脑室脑膜瘤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彭泽峰
  • 2篇袁贤瑞
  • 2篇刘庆
  • 2篇王苟思义
  • 2篇李学军
  • 2篇熊涛
  • 1篇陈晓宇
  • 1篇蒋星军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切除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在侧脑室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术后远期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近3年来经手术治疗的23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12例运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11例运用传统人工测量解剖标记定位结合传统脑牵开器.对比两组病例在肿瘤切除程度、总体生存率、肿瘤复发率、手术暴露、手术创伤、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两组肿瘤全切率均达到100%,无围术期死亡,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随访病人总体生存率100%.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P=0.414),不阻碍术野暴露(P =0.667),不延长手术时间(P =0.695),能够减少术后失语和偏盲的发生(导航组均为0例,传统组分别为2例和3例),可显著缩短切口长度(P =0.034),减小骨瓣大小(P =0.021),减少皮层切开长度(P=0.001),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P =0.037),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KPS评分,P=0.029).结论 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运用于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能够在不降低肿瘤全切除率、不阻碍手术暴露的同时,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熊涛王苟思义陈晓宇彭泽峰刘庆袁贤瑞李学军
关键词:神经导航侧脑室脑膜瘤
预防性运用长效尿崩停对颅咽管瘤术后早期尿崩及血钠的影响
2016年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性使用长效尿崩停(鞣酸加压素针)对颅咽管瘤开颅术后早期尿崩及血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4年行单侧额下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83例颅咽管瘤患者,分为预防性使用长效尿崩停组(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对使用组及未使用组的术后早期尿崩情况及血钠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未使用组比较,使用组整体术后早期尿崩的发生率少(P<0.05);垂体柄切除及肿瘤与三脑室底粘连紧密的患者术后尿崩发生率高(P<0.05),但在这两种情况中,使用组较未使用组术后早期尿崩的发生率少(P<0.05)。术后高钠者为37例(44.6%),术后出现低钠者共60例(72.3%),高钠、低钠出现的平均时间为术后1.4和3.7 d。术后高钠、低钠交替出现的有19例(22.9%)。使用组与未使用组在术后第1天血钠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组术后第1天高钠出现百分比低于未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或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长效尿崩停可以有效减少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早期尿崩及高钠血症的发生率。
熊涛王苟思义李学军刘庆蒋星军彭泽峰袁贤瑞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手术血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