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良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殖细胞瘤全中枢放疗后继发脑干胶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胶质瘤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高危因素是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与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放射治疗是应用放射线进入人体内后产生次级电子,引起电离,造成照射部位细胞分子结构的损伤而达到使细胞失活的作用。所以放射治疗产生的电离作用可能诱发胶质瘤。本文报道一例生殖细胞瘤全中枢放疗后继发脑干胶质瘤一例,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讨论。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0岁,2008-10初出现复视、
- 米良李海龙王亚明王涛巨涛亓乾伟白茫茫
- 关键词: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遗传突变外显率脑干病变
-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介绍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活检病理证实的35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并行统计学分析常见影像特征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男性30例,女性5例,症状为缓慢进行性肢体偏瘫12例。平均年龄(18.3±1.5)岁,病程平均(8±1.6)个月。影像学上5例呈多发病灶,30例单发,出血2例,钙化2例,囊变16例,同侧大脑皮质及大脑脚萎缩16例,不均匀轻度或中度增强,瘤周水肿较轻,占位效应不明显,平均肿瘤最大径3.2±0.2 cm。所有患者均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明确病理诊断,无手术并发症。仅肿瘤最大径与是否伴有皮质或脑干萎缩有近似统计学差异(P=0.075)。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临床上以青年男性多见,肢体偏瘫为常见症状,影像学上囊变多见,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不明显,如同时伴有同侧大脑皮质及大脑脚萎缩则应高度怀疑,此时应通过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或试验性放疗排除。
- 李海龙张剑宁米良郑春玲孙艳杰刘锐于新王亚明
- 关键词: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华勒变性计算机断层扫描
- 脑立体定向技术靶点误差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测量Leksell-G型立体定向系统靶点误差的范围,分别对不同位置靶点误差进行描述,研究靶点相关指标对靶点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颅骨标本制作模拟靶点,完成立体定向手术,测量模拟靶点误差范围,分析靶点误差影响因素。结果Leksell-G系统模拟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平均靶点误差范围为(3.49±1.15)mm,其中前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64±0.98)mm,中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56±1.09)mm,后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30±1.25)mm,垂体窝靶点误差范围为(3.44±1.43)mm,枕骨大孔靶点误差范围为(3.36±1.31)mm。对可能影响Leksell-G系统模拟手术靶点误差的X、Y、Z、环角、弧角数据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点位置的X、Y、Z坐标值对靶点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8、0.813、0.836)。穿刺路径的环角和弧角对靶点误差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7)。结论Leksell-G系统靶点位置对靶点误差没有影响,对Leksell-G系统活检手术的靶点误差产生影响的是环角、弧角角度。
- 米良樊宇耕张永兵杨海贵杜宏瑞
- 关键词:立体定向活检术影响因素
- 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PNET)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 14例患者中9例病灶位于中线附近及侧脑室旁,肿瘤边界较清楚,5例位于皮质下,10例为类圆形,瘤周水肿反应较轻;CT扫描为等或略高密度。对于肿瘤实质部分的磁共振表现,在T1加权像上11例表现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3例表现为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10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表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可见实性部分强化。结论PNET为高度恶性肿瘤,由于临床报告病例少,常与颅内其它肿瘤难以鉴别,通过对14例PNET影像学特点的总结,为其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 巨涛白茫茫王亚明魏铂沅程岗亓乾伟米良王涛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对照组(75例,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SE、GFAP、LP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SD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米良白小飞王胜琦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鼠神经生长因子生活质量
- 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中不同节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显微手术切除的1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脊柱X线、CT三维重建、MRI(平扫+增强)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对于颈段的肿瘤,术前还需行颈部血管CTA检查评估肿瘤与椎动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术中肿瘤完整切除和避免损伤椎动脉。手术方式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节段、显微镜下一期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4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行脊柱CT三维重建和X线检查评价脊柱稳定性,行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对手术前后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结果本组16例椎管沟通性肿瘤均在显微镜下行一期全部切除。术后无一例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发生。术后随访3月~2年,1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影像检查随访均无肿瘤复发及脊柱失稳。结论对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选择显微镜下手术一期全切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樊宇耕米良寇欣杜宏瑞白小飞杨海贵
- 关键词:椎管肿瘤显微手术
-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1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4~73岁,平均31.8岁,临床表现以癫痫与头痛为主;颅脑MRI示9例位于大脑浅表部位;囊腔结节型7例,实质型3例,囊性1例;10例患者行开颅手术,其中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2例,1例患者行脑立体定位活组织检查术,术中病理证实为肿瘤后直接行籽粒I125内放疗。术后辅助全脑放疗3例,其中同步放化疗2例。随访3月~6年,存活10例,术后4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死亡。结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相对良性肿瘤,多见于幕上浅表部位,临床症状以癫痫发作和头痛多见;手术全切,预后好,对手术有残留、复发或间变倾向者,辅助放疗,可减少复发率。
- 米良杨海贵李海龙郭志峰皇甫罗锴韩武董超张永兵王亚明
- 关键词: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脑肿瘤胶质瘤
- 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技术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随着现代各种先进影像学技术如MRI、PET-CT、MRS的发展,颅内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但是仍有部分疾病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与其他疾病鉴别较困难,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开颅活检的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对有些疾病来说有些得不偿失。脑内病变穿刺活检术以其创伤小、活检阳性率高、并发症少而受到神经内、外科医生的青睐。
- 王涛李小龙米良王亚明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 头皮良性肿瘤门诊手术治疗体会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头皮良性肿瘤的诊断要点及门诊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手术室局麻下行包块切除术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头皮良性肿瘤患者63例进行手术方式总结;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不同头皮良性肿瘤的诊断依据。结果门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95.2%,2例术前诊断皮脂腺囊肿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表皮样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误诊为脂肪瘤;63例患者中诊断为脂肪瘤19例、表皮样囊肿15例、皮样囊肿3例、皮脂腺囊肿21例、汗孔瘤2例、钙化上皮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无一例头皮感染,动态随诊,尚未见复发。结论头皮包块经门诊查体、影像学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 王胜琦米良
- 关键词:门诊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