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垣
- 作品数:28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两用温针灸筒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温针灸筒,所述的两用温针灸筒,包括储艾筒、底座、粘贴片;所述的储艾筒上端面设有开口,下端面为散热盘,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散热盘设有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周围均匀分布多个隔灰孔;所述的底座呈空心圆柱...
- 王莹张晓天朱蕴华高垣黄正阳
- 文献传递
- 早期针刺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8
- 2018年
-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加针刺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卒中后抑郁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内关、合谷、太溪等穴位,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4周后进行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患病率。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均P<0.05),MESS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ESSS量表评分较治疗1周后均有所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23.3%(7/30),低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结论:对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针刺干预不仅可以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有效降低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
- 陈爱文高垣王观涛李嘉沈卫东
- 关键词:针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针灸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运用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临床背景、主要疗法及机制研究角度,综述针灸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运用进展,显示针灸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 童秋瑜高垣谢丽丽沈卫东
- 关键词:针灸生物反馈训练产后病压力性尿失禁
- 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美容皮肤针装置,包括锤头(1),在锤头(1)表面设置针座(2),在针座(2)上设置平头针针丛(3),在锤头(1)尾端连接手柄(4),所述平头针针丛(3)中的针体头端为平头(5)。其优点表现在:采用平...
- 沈卫东谢丽丽高垣李一婧李嘉张小村
- 文献传递
- 针刺治疗肥胖的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并且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刺是主要的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肥胖方面理论丰富,疗效显著。我们通过检索近年来针刺治疗肥胖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针刺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及其靶点,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祝永鹤肖思琦高垣
- 关键词:肥胖症肥胖针刺疗法
- 针刺联合絮刺火罐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缺血性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杨氏絮刺火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MAS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治疗后MAS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杨子越魏翔宇高垣陈梓訸沈卫东
- 关键词:针刺疗法刺络拔罐疗法中风后遗症
- 中医药防治脑卒中注册临床试验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梳理中医药防治脑卒中临床试验注册情况,为相关临床试验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hiCTR)、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NCT)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完整注册的中医药防治脑卒中临床试验,提取信息录入Excel2019去重,采用SPSS27.0进行统计并绘制图表,分析注册临床试验特征。结果纳入注册临床试验540项,其中ChiCTR 449项(83.15%),NCT 91项(16.85%),注册项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纳入研究涉及8个国家,其中我国涉及29个省份;涉及213家机构与391名研究者;资助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52.41%);共纳入216368例受试者,大部分研究样本量为50~100例(32.22%)。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88.70%)为主,研究设计多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82.59%)。未明确报道盲法情况(39.63%)较多,其次为双盲(21.67%)和评价者盲(13.70%)。纳入研究主要关注卒中的全周期诊疗,涵盖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和预防,其中后遗症期研究(62.04%)较多,涵盖运动功能障碍、认知精神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干预措施以针刺(42.41%)为主,其次为中成药(21.12%)、推拿(10.37%),主要评价指标有运动功能(17.10%)和神经功能(14.56%)评估。结论中医药防治脑卒中注册临床试验研究处于快速增长期,关注面不断扩大、研究深度逐渐加强,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仍存在研究系统性不强、干预措施占比结构不合理、结局评价指标主观性较强等问题。
- 张天仪倪思铭高垣沈卫东
-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数据挖掘
- 调气解郁法针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观察调气解郁法针刺对难治性抑郁症(TRD)临床症状的影响,并探讨患者针刺痛觉敏感性与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将78例T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9例,脱落4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方案(至少有一种药物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服用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调气解郁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阳陵泉、太冲、合谷、内关、阴陵泉和足三里等,每周治疗3次,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应答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于第1次治疗后及治疗8周后评定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将观察组患者第1次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HAMD-24评分、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VAS评分差值(治疗8周后-第1次治疗后)与HAMD-24评分差值(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24评分应答率为52.8%(19/36),高于对照组的17.1%(6/35,P<0.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及随访时HAMD-24、HAM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VAS评分为(5.28±2.13)分,高于第1次治疗后的(3.33±1.62)分(P<0.001).观察组患者第1次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HAMD-24评分呈负相关(r=-0.486,P=0.003);观察组患者针刺疼痛VAS评分与病程无相关性(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差值与HAMD-24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514,P=0.001).结论:调气解郁法针刺可以改善TRD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症状改善与恢复针刺痛觉敏感性有关.
- 高垣童秋瑜马文王观涛李一婧蔡娲张堃刘冉沈卫东
-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痛觉敏感随机对照试验
- 针刺复合麻醉下行甲状腺癌手术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本院针麻团队运用针刺复合麻醉技术成功为1例甲状腺癌患者实施了右甲状腺腺叶+峡部+左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右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全程保持清醒状态,生命体征稳定,能随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患者由于未行插管,用药量小,无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总费用低。
- 童秋瑜马文高垣雍玥崔花顺沈卫东
- 关键词:针刺麻醉复合麻醉甲状腺癌验案
- 针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报道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以3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组针刺关元、中极穴联合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盆底肌肌电图及ICI-Q-SF表变化。结果电针配合生物反馈训练法较单纯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提高总评分,且提高的是快肌阶段最大值及慢肌阶段平均值水平(P<0.05)。但对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及后静息阶段平均值的干预无效(P>0.05)。电针配合生物反馈训练法较单纯生物反馈训练更可有效降低ICI-Q-SF表评分水平(P<0.05)。结论针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及盆底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童秋瑜李嘉高垣谢丽丽沈卫东
-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针灸生物反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