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延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混凝土
  • 4篇再生粗骨料
  • 4篇受压
  • 4篇配筋
  • 4篇偏心
  • 4篇偏心受压
  • 4篇混凝土配筋
  • 4篇骨料
  • 4篇粗骨料
  • 3篇制砂
  • 3篇机制砂
  • 3篇骨料混凝土
  • 2篇载力
  • 2篇再生粗骨料混...
  • 2篇承载力
  • 2篇大偏心
  • 2篇大偏心受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鸭嘴
  • 1篇再生骨料

机构

  • 6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6篇苏延峰
  • 2篇李凤兰
  • 2篇赵顺波
  • 2篇杨亚彬
  • 1篇李晓克
  • 1篇何伟
  • 1篇李长永
  • 1篇李广欣
  • 1篇金向杰
  • 1篇郭琦

传媒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混凝土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环氧砂浆摊铺多鸭嘴双刮板系统
本发明属于环氧砂浆摊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环氧砂浆摊铺多鸭嘴双刮板系统,包括支架,支架底端设置有行走结构,支架上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有:鸭嘴摊铺结构:用于将环氧砂浆平铺到施工平面上;滚动碾压结构:用于将环氧砂浆初步碾压摊开...
李伟华曹文凯金向杰黄俊玮丁清杰孟林宋亚涛苏延峰侯振宇徐冬冬周宗帅衡劲儒董丰灵康立言
再生混凝土配筋柱偏心受压性能研究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和天然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绿色混凝土技术得到了丰富和重视,由建筑垃圾混凝土生产的再生粗骨料也得到了较多的试验研究,但大多是关于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就再生混凝土柱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不...
苏延峰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结构荷载
文献传递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介绍了6根再生混凝土配筋柱的偏心受压静载试验结果,再生混凝土的骨料由机制砂和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组成,初始偏心距为截面有效高度的0.44倍。研究了长细比对柱的正截面应变分布、钢筋和混凝土应变、侧向挠度、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配筋柱的正截面平均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时受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应变而压碎、受拉和受压钢筋均达到屈服强度,可采用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公式计算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偏心受压承载力。
赵顺波苏延峰李长永何伟
关键词:机制砂再生粗骨料长细比承载力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大偏心受压裂缝控制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深入研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本研究进行了12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大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长细比和初始偏心距变化对配筋柱在大偏心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正截面抗裂度、裂缝分布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现行规范相应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大偏心受压裂缝的特性,给出了正截面抗裂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建议.
李凤兰毋欢欢苏延峰杨亚彬
关键词:大偏心受压抗裂度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015年
介绍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小偏心和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成果,分析了长细比和初始偏心距分别对配筋柱正截面应变分布、混凝土和钢筋应变、侧向挠度、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等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行规范相应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基于混凝土材料性能与结构受力的相关机理,系统分析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主控因素,并对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建议.
李凤兰任访春苏延峰杨亚彬
关键词:小偏心受压大偏心受压承载力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再生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灰比、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存在调节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合理砂率.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取值规定比较,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可按规范取值,但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规范取值则偏大.
李晓克郭琦赵顺波李广欣苏延峰
关键词:再生砂再生粗骨料配合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