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酸雨
  • 2篇群落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制片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模拟酸雨
  • 2篇抗性
  • 2篇核型
  • 2篇核型分析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杨树
  • 1篇杨树人工林
  • 1篇营林
  • 1篇营林措施
  • 1篇营养液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森林群落

机构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9篇王芳
  • 3篇周兰英
  • 3篇郝建锋
  • 2篇潘远智
  • 2篇尚鹤
  • 2篇陈睿
  • 2篇邓仕槐
  • 2篇赵栋
  • 1篇涂利华
  • 1篇罗盼
  • 1篇万雪琴
  • 1篇高宏梅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山榕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高山榕种子的根尖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常规压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和解离方法对高山榕染色体制片的影响,以选择最优的压片方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预处理24 h的总体效果优于12 h;3种预处理液的总体作用效果为0.05%秋水仙素〉混合液〉0.002 mol.L-18-羟基喹啉,综合比较后认为混合液低温4℃处理24 h为最佳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选择1 mol.L-1HCl中60℃水浴2~3 min较为适宜。首次报道了高山榕核型公式为2n=2x=30=22m(2SAT)+6sm+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54%,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C类型。
王芳周兰英
关键词:染色体制片核型
川西不同产地“盐源早”核桃的品质研究及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川西地区“盐源早”核桃在不同产地间品质差异,为深化核桃品种产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6个产地“盐源早”的47种形态和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的22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地“盐源早”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均存在明显差异;德昌的“盐源早”三径、单果质量、种仁质量、粗脂肪含量最大,分别为38.14 mm、17.43 g、8.81 g、69.16%,与其他产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果尖高和蛋白质含量在各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盐源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42%)较高,变异系数(0.56%)较小,其中亚油酸的含量(59.59%)最高;不同产地“盐源早”均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除此之外,还含有较多功能性成分(黄酮、多酚、甾醇、维生素E)和矿质元素,且在各产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成分评价中,德昌“盐源早”综合评分最高(0.976),九龙评分最低(-2.310)。【结论】不同产地间同一品种核桃的表型和营养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德昌的“盐源早”核桃综合品质最好,可考虑作为“盐源早”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产地,而九龙的“盐源早”核桃综合品质较差。
时羽杰李晶晶糜加轩刘欢欢肖玉王芳万雪琴
关键词:核桃
坡向和坡位对夹金山灌丛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研究坡向和坡位如何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对于理解地貌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土壤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高山灌丛土壤特征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以四川夹金山高山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坡向和坡位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稳定性及分形特征的影响,构建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PLS-PM),分析坡向和坡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仅受坡向影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受坡向、坡位影响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②中坡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优于下坡位,3个坡向中阴坡土壤稳定性最次;③坡向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的主要因素,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含水率、孔隙度)而间接决定的,同时坡向通过影响群落灌木层特征(多度、丰度和生物量)作用于土壤化学性质(TN、TP、TK、SOM、pH),最终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坡向作用下的群落草本层特征并未显示出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④使用土壤分形维数表征团聚体稳定性具有可行性.
李禹江张荣王琴张瀚文李婧王芳涂利华郝建锋
关键词:地形因子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
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pH的模拟酸雨对茶梅主要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4种不同pH(2.0、3.0、4.0、5.6)的模拟酸雨对茶梅(Camellia sasanqua)叶片膜损伤、MD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Chl)含量以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不同pH酸雨胁迫下,茶梅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SOD、CAT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pH4.0的酸雨处理SOD及CAT活性最大;pH3.0处理的POD活性最大;Chl含量随酸雨pH的降低而降低,但降到pH2.0时突然增加,恢复到与对照相近的水平;Pn、Gs及Tr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Ls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茶梅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pH3.0大致可以认为是酸雨对茶梅造成隐形伤害的阀值,因此,可以作为酸雨灾害严重地区园林绿化及植被构建的物种之一。
赵栋潘远智邓仕槐尚鹤王芳陈睿
关键词:模拟酸雨茶梅抗性生理生态
营林措施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杨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随着四川省林权制度改革的提出,高速路域人工林经营模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探究不同营林措施对人工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针对性提出林分管理措施建议,使其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针对人为活动干扰较为强烈的成都绕城高速路域杨树人工林,采用典型样地法,开展不同营林措施(林下种植、翻耕、割灌、弃耕与对照)对人工林群落结构、林下物种组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on优势度指数H′、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记录林下植物212种,隶属于86科159属.植物科属种数量变化规律均为草本层>灌木层.(2)与自然对照样地对比,其余营林措施都会阻碍小径级、小高度级的乔木生长,而割灌和弃耕有助于大径级、高度级乔木生长.(3)在灌木层中不同的营林措施下,H、D和J_(sw)均有所降低,其中割灌和弃耕措施影响最为显著.在草本层中,翻耕处理能提升物种多样性,林下种植对物种多样性影响不显著,而割灌与弃耕显著降低了H、D与J_(sw).(4)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平均枝下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树高呈显著负相关;草本层的H和D与平均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表明5种营林措施中,翻耕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小,割灌与弃耕可以显著减少林下物种多样性,且草本层比灌木层更易受到营林措施的影响.
苏天成王姚瑶向琳喻静陈聪琳王琴王芳郝建锋
关键词:营林措施杨树人工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两种榕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0,核型类型均为1B,核型公式分别为菩提树2n=2x=30=24m(2SAT)+6sm,小叶榕2n=2x=30=28m(2SAT)+2sm.比较发现,两种植物的核型相似,亲缘关系相近,二者中小叶榕的不对称系数较小(58.16%),为较原始的类型.两者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王芳周兰英
关键词:榕属染色体制片核型
不同营养液水培对蟹爪兰的生长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以蟹爪兰为试材,设立4个霍格兰营养液水平(1/4营养液、1/2营养液、3/4营养液、全营养液)和清水对照,进行水培蟹爪兰的形态、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蟹爪兰在清水中也能存活并生长,添加营养液可促进蟹爪兰的水培生长,但是1/2浓度霍格兰营养液处理比其它浓度营养液对蟹爪兰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罗盼周兰英高宏梅王芳
关键词:营养液蟹爪兰
林分因子对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夹金山神木垒的5种主要森林群落:云杉林、丽江云杉林、红杉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并对林分因子和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冗余分析,确定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为当地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内共记录林下植物147种,隶属于61科,108属,云杉林群落林下植物的科属种组成最丰富;(2)各类型群落的H值、H′值、D值、J_(SW)值均为: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多样性最高的群落为云杉林群落,草本层多样性最高的群落为丽江云杉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阔叶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较差;(3)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是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P<0.01),平均枝下高与灌木层的D值、H值、H′值呈负相关关系,林分密度与灌木层4个多样性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平均枝下高也是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P<0.01),平均枝下高与草本层H值、H′值、J_(SW)值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认为,云杉林群落与丽江云杉林群落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较高,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是影响神木垒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
王琴王芳何宇婷周宁刘鸿翔郝建锋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森林群落林分因子
模拟酸雨对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pH条件下的模拟酸雨对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叶片膜损伤、抗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Chl)含量以及气体交换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的酸雨胁迫下,山茶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pH为3.0的酸雨处理下山茶叶片SOD活性最大,pH为4.0处理下叶片的CAT和POD活性最大;Chl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气孔限制值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山茶花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以作为酸雨灾害严重地区园林绿化及植被构建的物种之一。
赵栋潘远智邓仕槐尚鹤王芳陈睿
关键词:模拟酸雨山茶花抗性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