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江西通航旅游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被引量:2
- 2021年
- 在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形态。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通过梳理江西通航旅游产业的现状,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通航旅游总量不大、资源有机整合不够、产业链发展不完整、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等问题,文章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 李晓华
- 智慧旅游视域下江西文旅企业线上营销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 2021年
- 在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当前形势下,江西文旅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在智慧旅游视域下,揭示了智慧旅游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江西文旅企业线上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智慧旅游视域下江西文旅企业线上营销的策略。
- 李晓华
- 关键词:智慧旅游
- 浅谈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战略对策被引量:2
- 2004年
- 加入WTO后如何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国际市场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认为欲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三个基本问题,并以此提出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对策。
- 李晓华朱海敏
- 关键词:国际营销营销策略
- “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
- 2022年
-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与试验模式。基于2000—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两型社会”建设对湖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两型社会”试点政策对湖北省人均农机总动力、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农用地膜使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形成了显著的减量防控效应,且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因此说明“两型社会”政策不仅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化转型,而且还有力释放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双重成效,这为我国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先行示范和理论依据。
- 胡亚光曾冰李晓华
- 关键词:两型社会农业
- 校企合作视域下江西通航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 2022年
- 进入新时代,江西正在奋力实现从航空资源大省向航空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而培养优秀的通航旅游产业人才是支撑通航旅游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收集江西通航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将影响通航旅游产业校企合作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整合,构建了通航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系统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对江西通航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李晓华
- 关键词:校企合作
- 新时代下江西通航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 2022年
- 当前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航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形式。在大众旅游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江西通航旅游产业的现状,总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通航旅游总量偏小、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教育不足、存在安全风险、消费认知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做大通航旅游产品市场规模,加大通航旅游人才政策力度,振兴高校通航旅游专业教育,建立保障通航旅游安全系统,激发通航高端旅游消费动机,做强通航旅游产品品牌等对策,为江西通航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李晓华胡亚光
- 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业态创新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
- 2019年
- 现代服务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业态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 李晓华
- 关键词:业态创新
- 赣东地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分析与对策
- 2010年
- 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给赣东地区带来新的发展良机。本文分析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以及不足,认为赣东地区要继续做强比较优势,才能巩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增强影响力。阐述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各种现实基础,并着重探讨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 肖永平李晓华
-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
- 企业竞争力衰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证据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企业理论和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导致上市公司竞争力衰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收益越大,上市公司竞争力衰退的可能性就越小,即市场占用率越大,公司竞争力就越强。每股收益越大,则公司的竞争力越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长期投资比率、关联占用率越大,公司的竞争力衰退可能性就越大,即公司债务负担过重、盲目投资和关联占用资金大都可能导致公司竞争力衰退。
- 李晓华肖永平
- 关键词:上市公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