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正确把握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兼与杨培新同志商榷
- 1988年
- 我国投资管理体制,近些年来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改革。如何评价这几年的改革,如何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如何实施投资体制一些重要方面的改革,如投资决策权、政府投资经营方式、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也是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杨培新同志在《投资体制改革不容保留旧模式》一文(载《投资研究》1988年第1期,下称杨文)中发表的一系列观点,值得商榷。一、关于对近几年投资体制改革的评价投资和建设领域的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起步较早。迄今为止,从总体上说,传统的投资体制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多种经济成份、多元投资主体、多种投资方式和多种资金渠道并存为特征的投资新格局已经形成,分层次的。
- 沈志群姜伟新姜明
-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多种经济成份基建贷款金融机构社会投资
- 全文增补中
- 增加农业投入的资金和政策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NP)平均每年递增9%,居于同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前列。但是,伴随这一过程所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动,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明显的“高度化”特征。与改革前相比,第一、二、三产业占GNP比重的变化幅度只在2—3个百分点以内波动。种种迹象和事实都说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现代化的起点仍然立足于庞大的农业部门:首先,农业部门向社会提供约35%的消费品和大量工业原料,并吸收59.5%的社会劳动力,不失为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支柱产业;其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依赖于工农业产品比价“剪刀差”所维系的积累机制,因而使农业在事实上也是重要的积累源泉;再次,从历史上看,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波动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 邱全宁姜明
- 关键词: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