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林 作品数:28 被引量:174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医药卫生 更多>>
波斯纳写错了贝叶斯公式吗? 被引量:2 2016年 在决策与判断研究中,贝叶斯(Bayes)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法律决策、司法判断的量化研究,也莫能例外,因为法官判案的过程可以视为在特定的证据条件下,对被告刑事责任(是否定罪、如何量刑)、民事责任(是否归责、如何赔偿)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在《法官如何思考》一书中,波斯纳举了一个无陪审团且证人是原告本人的关于性别歧视诉讼案件的例子。 秦裕林 葛岩 林喜芬关键词:贝叶斯公式 决策过程 司法判断 民事责任 诉讼案件 性别歧视 疫情信息怎样影响疫情演化:一个计算实验模型 2024年 采用基于行动者的模型(ABM),制作包含病毒特征、疫情信息传播、封控措施和资源供应的模拟系统,本研究使用计算实验探索了疫情信息在不同系统条件下对疫情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缺乏其他干预措施的条件下,疫情信息单独便会对疫情后果有一定影响;(2)疫情信息与其他干预措施(如资源供应和封控规模)的交互作用对疫情控制影响明显,在资源供应和封控规模适度的条件下,正面影响显著;(3)疫情信息的影响受病毒状态制约,效果依据具体情境呈现出非线性特性,增强信息传播和封控干预不一定产生更好的疫情控制效果。模拟还显示疫情信息影响复杂多变,适应所有情境的疫情信息传播、资源供应和封控措施组合十分罕见。本研究为在数据受限条件下探索疫情信息影响提供了新的路径,丰富了对疫情信息影响机制的理解。 赵汗青 葛岩 葛岩 秦裕林关键词:人工社会 传染病模型 疫情信息 多学科视角下的守法行为研究——兼论自动守法中的高效认知界面优化 被引量:12 2015年 本文将首先简要回顾守法理论学说史,接着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多个学科的进路提炼和总结不同的守法模型。守法的经典理论和多学科经验研究大多预设了反思性"遵循规则"的守法观念。这种对守法的看法忽视了守法行为中"依照规则"守法的自动守法机制。这一机制体现在认知心理学进路"自动加工"守法模型中。法律的高效认知界面可以低成本同时又有效地促成人们自动守法。这一模型不但有助于拓展人们对守法心理过程的理解,更可以帮助立法者和执法者更好地理解守法决策中各个激励的相互影响,采用认知界面优化设计来促成人们更好地守法。 王凌皞 葛岩 秦裕林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社交媒体必然带来舆论极化吗:莫尔国的故事 被引量:22 2020年 许多研究者担忧,以派别化信息接触为特征,社交媒体难免会带来舆论极化,派别对立,乃至社会分裂。使用行动者模型模拟人工社会莫尔国,本研究观察了社交媒体与政治舆论演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社交媒体与舆论极化没有必然联系;(2)社会稳定程度、对主流媒体的干预策略,主流媒体派别观点的极端程度以及信誉,都可能影响舆论演化的结果;(3)只有在社会失稳和主流媒体信誉流失条件下,社交媒体对极化有明显推助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莫尔社会舆论分布模式的涌现机制,模拟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葛岩 葛岩 秦裕林关键词:社交媒体 Dragon能否表示龙--对民族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试验性研究 被引量:17 2008年 以西方历史上颇多负面描述的dragon来表示中国龙,是否会干扰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利用心理测试和内容分析方法,本研究发现:(1)虽西人对dragon有更多的负面特征认知,但实验条件下,美国被试对dragon与中国被试对龙的态度均为中性;(2)在复杂传播环境中,因问题框架、动机和意愿等因素影响,被试可能使用特征认知之外的多种信息,导致态度大幅度偏离实验建立的基线。发现显示,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决策者采取不同的信息搜索策略,以实现旨在满足动机的态度重建。因此,就民族象征符号的传播效果而言,符号本身的特征不是问题的关键,它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在什么样的传播情境中执行其象征功能才真正重要。 葛岩 秦裕林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非处方中药命名方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实验研究 2016年 针对中药命名方式对药品购买意愿的影响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观察了命名方式、信息来源和药店类型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比较以药物成分、药物成分+针对病症、药物成分+针对病症+夸饰三种药品方式对于被试药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被试偏好药物成分+针对病症命名方式,药物成分+针对病症+夸饰次之。实验还发现,命名方式与信息来源,药店类型分别发生的交互作用也会对被试药品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或有调节作用,在信誉较高的全国连锁药店情景中,对以成分+针对病症与成分+针对病症+夸饰命名的药品的选择频度几近持平。作者讨论了这些发现对药品管理和营销工作的启示。 葛岩 胡波 秦裕林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购买意愿 无辜者何以被怀疑——警察辨别真伪陈述能力的认知-行为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015年 警察一直被认为是识别谎言的专家,注重嫌疑人的非言词行为也是中外侦查讯问的重要技巧。但近年来,域外认知-行为科学研究所揭示的一系列证据表明,使用非言词行为来判断对象是否说谎的准确度很差。这种传统讯问技巧对谎言识别还可能起反作用,使得在一些实验中,警察判断对象是否说谎的准确度甚至还不如大学生或囚犯被试。使用非言词行为来判断对象是否说谎的培训和经验也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识别谎言能力。目前,认知-行为科学已经开始了对新的讯问过程设计,新的讯问方法和技巧等的研究。在侦查领域引介认知-行为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实验方法在国内司法认知与决策领域的拓展,启发国内法学(律)界认真对待传统讯问技巧的局限,而且,也有利于国内错案研究在制度-实践维度以外,重视认知-行为因素的重要性。毕竟,警察在侦查初期辨别真伪陈述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对无辜者/真实罪犯的怀疑程度和追诉强度。 林喜芬 秦裕林 葛岩关键词:侦查讯问 错案 民众对司法判决的认同与信赖——基于认知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从法学、心理学、传媒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角度研究司法公信力,揭示信息社会中民众对待司法的认知态度,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民众与司法的关系,推动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采用法律认知实验方法,让1326名被试在不同的启动信息条件下对50个案例中的商标组进行形式混淆判定,所得实验数据和统计结果表明,民众对司法判决有较高的认同度和信赖度;媒体关于法律问题的意见会对民众判断产生影响,但司法判决对民众判断的影响力总体上高于媒体意见对民众判断的影响力。将问卷调查和认知实验结合起来,结果显示,被试对解决商标侵权问题有强烈的司法诉求、对司法应实现公平正义有着强烈的理念认同,而根据回归分析,这两者的强度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被试对法院判决的信赖感。这进一步说明,司法只要能解决好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让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可以提升其公信力。 林喜芬 陈齐等 秦裕林关键词:司法公信力 法律认知 为什么自愿守法——自动化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理性人假设的威慑模型与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自愿守规(守法)模型,均可用来解释遵守法规的行为。在自愿守规模型中,守规行为又可分为控制式的和自动化两类。以红灯效应为例,本文分析了自动化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介绍了社会存在、认知心理、神经和生理遗传等多种研究路径对自动化社会行为的解读,讨论了使用基于自动化行为机制来促成自愿守规行为的策略。 葛岩 秦裕林 林喜芬关键词:社会行为 控制式 社会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 社会规范 内在动机 驾驶经验与横向控制的ACT-R认知体系结构建模 被引量:6 2013年 ACT-R(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rational)是一种认知体系结构的理论和计算模型.本研究使用模拟汽车驾驶比较了新驾驶员与熟练驾驶员横向控制绩效的差别,并运用基于ACT-R的驾驶员绩效模型对2类驾驶员的横向控制行为建立计算仿真模型,分析其心理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新驾驶员的横向控制技能不足,表现为横向偏差显著地大于熟练驾驶员,同时这一不足在弯路时比直路时更明显,新驾驶员弯路行驶时显著地偏向弯道外侧,而熟练驾驶员不发生外侧偏移;(2)使用认知体系结构建模的方法,以较近和较远的视觉注意点远点距离,可以模拟仿真出2组驾驶员弯路行驶外侧偏移的差异.本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可以为改进驾驶培训和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认知心理学上的理论支持,也能为以ACT-R为代表的计算认知模型应用提供样例和经验. 曹石 秦裕林 沈模卫关键词:汽车驾驶 驾驶经验 驾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