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英
- 作品数:1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在慢性肝病中诊断作用被引量:1
- 1995年
- 为了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PⅢP)在慢性肝病中的诊断作用,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了15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1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8例肝硬化(LC)和10例正常人的血清N-PⅢP含量,并对全部患者进行肝活检和肝组织切片的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显示:CAH和LC组血清N-PⅢP含量显著高于CPH和正常对照组(P<0.005),血清N-PⅢP含量与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5)。提示,血清N-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和慢性肝病的活动度,可作为临床上判断肝病进展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 单英秦定一单杰孙玉周灵杰熊诗松买凯
- 关键词:血清肝硬变慢性
- 全文增补中
- 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被引量:1
- 1995年
- 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赵敏,熊诗松,巴秋菊,单英,周灵杰,刘欣,买凯(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干扰素;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治疗自1990年5月起,应用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1(商品名干扰灵).试验治疗慢性乙型肝?..
- 赵敏熊诗松巴秋菊单英周灵杰刘欣买凯
- 关键词:乙型肝炎基因工程药物疗法
-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 1995年
-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ⅢP含量也增加(r=0.588,P<0.001);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的CAH组和HC组患者血清PⅢP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PH组(P<0.01)。提示:血清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活动度,作为临床判断肝病进展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 单英秦定一孙玉周灵杰熊诗松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变血清
-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被引量:1
- 1997年
-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秦定一单英熊诗松巴秋菊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Ⅲ型前胶原肽;胎儿;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rocolagenⅢpeptide,PⅢP)测定目前已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被应用...
- 秦定一单英熊诗松巴秋菊
- 关键词:前胶原肽胎儿纯化
- 肝细胞内HBV抗原表达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
- 1993年
- 采用PAP免疫组化方法,对96例肝活检标本进行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免疫反应性定位,探讨肝细胞损伤程度与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慢性活动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肝细胞内HBsAg表达以膜型为主,HBcAg以浆膜型为主。慢性迁延型肝炎和HBV携带者,肝细胞内HBsAg以包涵体型为主,HBcAg则以核型为主。提示: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sAg和HBcAg可作为靶抗原,导致肝损伤。
- 单英熊诗松孙玉裘宋良买凯
- 关键词:肝损伤乙型肝炎抗原
-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 1997年
- 目的:探讨临床肝纤维化的诊断手段。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及其它各型慢肝患者共81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并用维多利亚蓝染色对全部肝活检的肝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肝活检纤维化程度与血清 PⅢ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2,P<0.005)。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肝硬变(LC)患者血清 PⅢP显著高于正常人和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患者(P<0.001)。结论:血清 PⅢP可作为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并有助于临床上对慢性肝病进程及预后的判断。
- 秦定一单英熊诗松
- 关键词:血清肝纤维化
- 人胎肝细胞刺激再生因子的实验研究
- 1990年
- 肝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受到抑制因子和刺激因子两类体液因子的调控,后者包括外源性刺激因子和肝源性刺激因子。1975年,LaBrecgue等在断乳小鼠的旰脏中提取到一种能刺激肝细胞DNA合成的蛋白质物质,以后又称其为肝细胞刺激再生因子(Hepatic Sti-
- 张振生单英熊诗松买凯
- 关键词:人胎肝细胞
- 癌症非参数生存分析的研究进展
- 1996年
- 单英赵国龙
- 关键词:非参数法疗效评价
- 国产人α_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Ⅲ期临床试验
- 1995年
- 39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乙型肝炎12例,丙型肝炎27例,接受人α_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rHIFNα_1)。10例丙型肝炎病人rHIFNα_1每日肌注1×10 ̄6U,连用90天,17例丙型肝炎病人和乙型肝炎rHIFNα_1每日肌注3×10 ̄6U,连用90天。治疗后乙型肝炎组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均为41.67%;丙型肝炎用1×10 ̄6U/d和3×10 ̄6U/d组HCVRNA阴转率分别为50%和64.7%,两个剂量组阴转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 赵敏熊诗松刘欣单英周灵杰巴秋菊
- 关键词:A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丙型肝炎
- 人白细胞干扰素和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比较人白细胞干扰素(LIFN)和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r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HB病人83例(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32±s8a)。A组29例,用LIFN3MU;B组27例,用rIFNα-1b3MU,C组27例用人血浆白蛋白冻干制品10g,3组均im,qd×4wk,继以qod×8wk。结果:3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41%,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52%,7%。A和B组IFN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C组(P<0.05),但A和B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不良反应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2种不同来源的IFN治疗CHB均有显著疗效,2药无显著差别,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
- 单英刘欣熊诗松巴秋菊赵敏周灵杰
- 关键词:人白细胞干扰素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