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龙 作品数:9 被引量:5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源CT平扫碘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中碘图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量36例(47个结节)甲状腺结节实性部分以及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CT值与碘含量(碘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选取最佳敏感度及特异性的临界值。并比较其与传统形态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恶性结节(20个)与良性结节(27个)CT值与碘值分别为22.9~52.1 HU[平均(30.2±0.5)HU]、-3.2~1.0 mg/ml(中位数-1.5 mg/ml),30.2~55.1 HU[平均(39.4±0.7)HU]、-0.5~1.8 mg/ml(中位数0.9 mg/ml);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CT值与碘值分别为47.4~85.6 HU[平均(66.8±1.3)HU]、1.1~3.2 mg/ml[平均(1.8±0.1)mg/ml],56.8~85.7 HU[平均(68.4±1.8)HU]、1.2~3.0 mg/ml[平均(1.7±0.1)mg/ml]。其中各组CT值与碘值具有相关性(r=0.755、0.678、0.813、0.774,P=0.000)。碘值临界值为0.15 mg/ml时,敏感度为81.50%,特异性为80.00%,且与传统形态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742)。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碘图可测定甲状腺正常组织以及病变的含碘量,恶性结节的含碘量低于良性结节,可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张正华 黄建强 韩丹 赵卫 王婧婧 潘晓龙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碘含量 不典型肠系膜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一例 被引量:2 2014年 患儿女,9岁。反复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发热7月余。多次"抗炎"治疗无效。体检:躯干部散在牛奶咖啡斑。腹部膨隆,腹硬,全腹压痛,腹腔可触及巨大包块,剑突至耻骨联合上2 cm处,质硬,全腹压痛,无反跳痛。CT平扫:左侧中下腹腔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沿肠系膜分别呈腊肠状弯曲走行。 潘晓龙 段慧 韩丹关键词:肠系膜 剧烈腹痛 软组织肿块 腹部膨隆 腹压痛 ABI联合baPWV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与双源CT对比,评价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速度(ba PWV)在辅助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经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并行ABI及ba PWV检测的50例患者,分析ABI、ba PWV与CTA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节段以及斑块数目的相关性。结果单支、两支和三支病变组间的ABI值、ba PWV值存在差异(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ABI逐渐减小,ba PWV逐渐增加。两支病变时,ABI均值<0.9;三支病变时,ba PWV均值>1400 cm/s,说明可能ba PWV值更敏感。ABI<0.9、ABI>0.9两组间检出斑块数无差异(P>0.05),狭窄节段数有统计学差异(P<0.02);ba PWV<1400 cm/s、ba PWV>1400 cm/s组间斑块数及狭窄节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ABI<0.9、ba PWV>1400 cm/s时冠状动脉狭窄可能性较大,ba PWV>1400 cm/s时冠状动脉斑块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ABI和ba PWV与DSCT冠状动脉的狭窄支数、斑块数及狭窄节段数有关,可以用于辅助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赵迅冉 江杰 韩丹 潘晓龙关键词:踝臂指数 冠状动脉造影术 双能量CT冠状动脉造影低剂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1)探讨正常体质量指数的人群低mAs扫描结合SAFIRE技术在双能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2)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的人群,低mAs扫描结合SAFIRE技术在双能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3)通过与DSA对比,探讨... 潘晓龙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体重指数 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60例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并行DSA检查,分析其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灌注改变。结果:60例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心肌灌注异常情况:正常组无灌注异常;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闭塞组21例。结论: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可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江杰 潘晓龙 赵雯 韩丹关键词:双能量 低剂量 心功能 心肌灌注 低管电流结合迭代重建双源双能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双能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一站式检查,但较高的辐射剂量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拟探讨低管电流结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双能量冠状动脉CTA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20例检查者根据A球管电流随机分为常规180 m As、滤波反投影重建组及低剂量150 m As、120 m As、90 m As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采用SAFIRE 3重建,比较4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ED)。结果 4组病例冠状动脉显示节段、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D、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0 m As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NR、CNR最高,SD最低;但常规180 m As组与90 m As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D、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ED分别为(5.50±1.47)m Sv、(4.55±1.16)m Sv、(3.41±0.77)m Sv、(2.44±0.67)m Sv(P<0.05),90 m As组较180 m As组ED下降了55.62%。结论90 m As结合SAFIRE行双能量冠状动脉CTA检查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潘晓龙 韩丹 邓亚敏 段慧 张正华 赵卫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基于体质量指数双能量冠状动脉CTA低剂量检查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体质量指数(BMI)低管电流自动原始数据域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双能量冠状动脉CTA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4组:A组(19kg/m2≤BMI<24kg/m2),A管电流为180mAs,采用FBP重建;B组(BMI<19kg/m2),A管电流60 mAs;C组(19kg/m2≤BMI<24kg/m2),A管电流90 mAs;D组(24kg/m2≤BMI<30kg/m2),A管电流120mAs,B、C、D组采用SAFIRE-3级重建。比较4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4组患者冠状动脉显示节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平均CT值、SD、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效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D值B、C、D组分别较A组下降65.82%、55.64%、24.18%。结论基于BMI低管电流扫描SAFIRE重建双能冠状动脉CTA检查,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潘晓龙 吴岩 韩丹 杨静 赵旭冉 陆琳 张正华 赵卫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质量指数 双源CT不同扫描模式在尿路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双源CT泌尿系成像(CTU)检查的不同方法——普通扫描模式、大螺距扫描模式及双能扫描模式在诊断泌尿系疾病的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搜集临床怀疑泌尿系疾病并行CTU检查的患者114例,所有患者经手术、随访或其他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普通扫描模式(Ⅰ组)、大螺距扫描模式(Ⅱ组)、双能扫描模式(Ⅲ组)三组,比较各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临床符合情况、患者体重指数(BMI)、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患者BMI、扫描长度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扫描时间(1.17±0.36)s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三组辐射剂量依次为Ⅰ组>Ⅲ组>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不同扫描模式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及较好的图像质量,大螺距及双能扫描均未增加辐射剂量且略有降低,同时大螺距扫描可以有效地减少扫描时间,双能扫描可以为诊断带来更多图像信息。 张正华 黄建强 韩丹 潘晓龙 李仲夏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泌尿系统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