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怡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塑料
  • 2篇污染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毒性研究
  • 1篇堆肥
  • 1篇堆肥工艺
  • 1篇衍生物
  • 1篇乙烯
  • 1篇员工激励体系
  • 1篇治理技术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生物毒性
  • 1篇树脂
  • 1篇填埋
  • 1篇填埋场
  • 1篇污染特征
  • 1篇薪酬
  • 1篇薪酬体系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马怡
  • 4篇李哲
  • 4篇郭笑盈
  • 3篇王琼
  • 1篇王岩
  • 1篇王永歧

传媒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龄与新鲜垃圾渗滤液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2025年
微塑料作为垃圾渗滤液中的一类新型污染物,可随垃圾渗滤液进入地下水与土壤环境,进而危害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将垃圾渗滤液分为垃圾填埋场老龄渗滤液和垃圾焚烧厂新鲜渗滤液2类,分别对其进行了密度分离提取以及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表征,并采用SEM-EDS法分析了垃圾渗滤液中微塑料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老龄与新鲜渗滤液中微塑料粒径在50~<2 000μm范围内,其丰度分别为(56.63±30.13) items/L和(64.80±37.80) items/L,其中粒径在50~<1 000μm范围内的微塑料占比分别为86.7%和91.6%,表明新鲜渗滤液中微塑料的丰度更高,平均粒径更小;老龄渗滤液中纤维状微塑料含量最高(54.15%),其次分别为碎片状(21.13%)、絮团状(18.68%)、颗粒状(6.04%)微塑料;新鲜渗滤液中絮团状(37.25%)与纤维状(36.79%)微塑料含量接近,其次为碎片状(22.45%)、颗粒状(3.51%)微塑料;FTIR结果显示2种垃圾渗滤液中微塑料主要类别均为聚乙烯(PE),SEM-EDS结果显示老龄渗滤液中微塑料吸附了Hg(44.87%)和Pb(33.50%)等重金属并产生了复合污染。研究结果可为垃圾渗滤液中微塑料类新污染物及复合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及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李哲马怡马怡王琼李鹏浩王琼
关键词:污染特征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
堆肥腐殖酸演化规律及堆肥工艺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3年
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堆肥过程中腐殖酸的形成机理、动态变化及堆肥工艺对腐殖酸类物质产量与结构特性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内容,分析了堆肥腐殖化进程及堆肥工艺对其驱动机制,以期为提高农业固废腐殖化效率提供科学参考,对优化农业堆肥技术、强化腐殖酸类物质的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促进农业和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王琼王永歧马怡李哲王岩郭笑盈
关键词:堆肥腐殖酸
双酚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双酚酸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单体,可用其合成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碳酸酯等化工产品,这些化工产品在基础化工原料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综述了双酚酸的性质、用途及国内外发展状况,介绍了水溶性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的性质、用途...
马怡
关键词: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合成工艺
文献传递
微塑料在黄河流域的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而黄河流域人口密集,其水质安全极其重要。针对黄河流域水体中微塑料,通过调研大量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相关文献,从微塑料的来源特征、形状与粒径、空间与季节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归纳了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现状,结合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季节变化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对比了黄河流域和国内其他主要河流微塑料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微塑料在黄河流域的丰度整体呈现西低东高的态势,黄河流域干流微塑料粒径大部分集中在200μm以下,黄河流域枯水期微塑料丰度大于丰水期的。此外,还系统阐述了微塑料的生物毒性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郭笑盈马怡蔡尚迎李哲李泓露张宁
关键词:毒性效应治理技术黄河流域
HN集团公司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研究
HN集团公司是以传输有线电视信号为主业的网络多业务运营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电视信号传输、宽带、数据专网等。随着国家“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由部分垄断变成完全竞争的状态,并且市场竞争逐步加剧...
马怡
关键词:薪酬体系
文献传递
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对黄粉虫的生物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废弃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会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分解等作用被分解为尺寸更小的微塑料(MPs),因MPs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及潜在的生态健康风险,其在近期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报道,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能够摄食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并对PS的降解能力和降解率较高,但关于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对黄粉虫生物毒性的研究较少。采用黄粉虫为受试生物,通过向黄粉虫喂食不同比例的聚苯乙烯微塑料与麸皮的组合以及不同粒径PS小球,测定试验周期内黄粉虫生物学指标及生物组织内抗氧化酶水平等参数,探究并分析不同粒径与不同摄食比例的微塑料对黄粉虫生命体征和组织水平生物毒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粒径会影响黄粉虫对PS的摄食,进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25%的高密度苯乙烯(HDPS)与麸皮掺杂饲养会抑制黄粉虫的生长发育;(3)有麸皮饲养的条件下,黄粉虫摄食PS对其自身生理毒性的影响较小,但还是会对其存在一定的细胞损伤。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利用黄粉虫降解废弃塑料与微塑料污染研究提供依据。
李鹏浩李哲王琼马怡牛清雨郭笑盈
关键词:黄粉虫生物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