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妍
- 作品数:2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对知识型员工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比较了知识型员工与传统员工两者的不同点,揭示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如何运用薪酬管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知识型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要结合全面薪酬策略,将物质报酬与非物质报酬结合起来、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员工发展与组织成长结合起来、员工个性化需求与传统需求结合起来。
- 宋妍
-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
-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相对贫困:难点与治理路径被引量:3
- 2020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的贫困格局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扶贫工作中相对贫困治理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成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密切相关。农村相对贫困群体主要由贫困“边缘户”、脱贫户和进城农民工构成。与绝对贫困相比,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主要面临多维贫困、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以及内生动力缺乏等难点。新时代,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打造多元扶贫主体治理机制,完善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内生动力,以此建立起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宋妍
- 一种管理学用统计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理学用统计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外壁的两侧均粘接有缓冲垫,且缓冲垫的底部外壁粘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且移动轮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刹车片,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固...
- 赵月霞杨利娟杨倩宋妍何芳
- 文献传递
- 乡村振兴视野下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机理与培训路径被引量:3
- 2021年
-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其成长依赖多种经济社会因素推动,是农民个体提升与外在社会环境变迁协同来实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精选培育对象、优化培训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构建完善的培训保障体系。
- 宋妍
-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济
-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基于农民的主体性视角被引量:4
- 2019年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农产品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农民主体性优势,大力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不仅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要求,也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 宋妍
- 关键词:基本逻辑农民主体性
- 网上商店实践营销策略初探
- 2012年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日发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其中大概六成的网民曾在网上购物。网络购物平台如淘宝、拍拍等已深入人心。借助口碑好的购物平台,建立网上商店的目的很明显,最大限度地为广大网上购物者节约时间,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购物的乐趣。网上商店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快速便捷的购物需求,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市场需求广阔,发展前景可期。
- 宋妍
- 关键词:营销策略互联网网上购物
- 政府信用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存在政府的"主观"言行与社会的"客观"评价不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政府信用失范的负面影响。政府信用失范影响恶劣,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信誉,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本文从研究政府信用失范着手,揭示社会上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并针对失范表现,提出建设政府信用的对策。
- 宋妍
- 关键词:政府信用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或返乡困境的化解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与返乡过程中均遭遇了困境。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改革创新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其市民化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为中国乡村建设提供新动能。
- 宋妍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返乡化解路径
- 新乡贤:中国乡村振兴的价值和实现途径被引量:3
- 2020年
- 新乡贤是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新乡贤返乡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乡村产业的发展、乡村人才的振兴以及乡村道德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实现。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返乡后缺乏生活保障,长期的离乡生活导致新乡贤在乡村缺乏社会资本存量,缺乏法律层面的角色定位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基于此,推动新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治理,就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生活保障、健全新乡贤回归乡村的激励机制、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并完善相关法制建设,从而为农村发展吸纳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宋妍
- 当前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及施治思路被引量:1
- 2020年
- 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纵向上是继替关系,横向看是并存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资本主义条件下,贫富两极分化,无论经济如何发达,总有一部分人处于低收入阶层,因此相对贫困难以避免和消除。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相对贫困成为我国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而且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当前我国的相对贫困具有主体源于农村、多样性需求不足、脱贫难度大等特点。纾解相对贫困,需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并形成治理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扶贫带动机制;企业要积极承担扶贫社会责任,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增加相对贫困人口收入;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和推动扶贫工作;个人要消除精神贫困,提升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 宋妍
- 关键词:脱贫攻坚相对贫困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