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压对Valsalva动作反应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用简单床边体查鉴别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学.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间宾西法尼亚大学心脏中心肺动脉高压患者做Valsalva动作.根据血压对Valsalva动作反应的不同分为正常组(valsalva动作开始到袖带法测量血压声音消失间期≤3次心跳)和不正常组(Valsalva动作开始到袖带法测量血压声音消失间期>3次心跳).血流动力学是肺动脉高压评价金指标.结果 本研究84例患者平均年龄(63±16)岁,血压对Valsalva动作反应不正常组有较高的肺动脉锲压[(22.5±6.6)vs.(11.9±4.3) mmHg(1 mmHg=0.133 kPa),P<0.01]和较低的肺血管阻力[(5.8±4.0)vs.(8.1±4.6)WU,P<0.01].血压对Valsalva动作反应与平均肺动脉压[(46.2±9.69)vs.(43.4±10.4)mmHg,P>0.05]和心排指数[(2.4±0.6)vs.(2.4±0.6)L/(min·m^2),P>0.05]无关.用血压对Valsalva动作反应不正常来判断肺动脉锲压>15 mmHg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是89.4%、86.1%、86.9%.结论 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人群中,血压对Valsalva动作反应不正常代表左心充盈压增高.
- 刘彤王苏陶英韩福生李勇高玉龙高云李志忠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VALSALVA动作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4例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评价静脉桥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支架治疗后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对 64例 91处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行介入治疗,将术中及住院期间的临床结果和术中应用的其他介入治疗辅助装置一并录入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 95. 3%;术中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1例(1. 6% )。一过性无再流现象 4例(6. 3% ),其中 1例置入支架后无再流而出现室颤,经电除颤、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及置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后血流恢复正常。应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 7例(10. 9% ),X sizer取栓系统 4例;术中或术后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25例 (39. 1% )。住院期共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 2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 1%。结论 静脉桥血管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加支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高,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中、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和血小板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有可能改善预后。
- 李志忠Sidney LJuergens CP朱小玲陶英刘彤王苏李勇
- 关键词:静脉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Q波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远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导管误入右心房一例
- 2011年
- 患者男性,49岁。因“活动时胸痛1个月,加重18d”收入院。近1个月,患者间断出现活动时胸痛,上3层楼即可诱发胸痛,休息后数分钟缓解。18d前胸痛突发加重,持续不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成功。病情稳定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
- 高玉龙张京梅陶英黄觊李昭曹向荣李志忠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导管误入右心房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医院诊断三支病变
- 心脏瓣膜术后心室辅助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瓣膜病变术后重症心衰病人置入心室辅助(VADs)装置时,心脏瓣膜或人工瓣膜处理方法及围术期抗凝管理的经验。方法回顾1994年1月到2008年6月,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157例置入VADs病人中,10例为瓣膜术后重症心衰者。对于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无论成形或置换,置入VADs时均未处理原瓣膜或人工瓣膜(环)。5例主动脉瓣病变病例置入VADs时,2例用生物瓣膜取代了原机械瓣膜,1例未处理原来生物瓣膜,1例未处理原机械瓣膜,1例取出机械瓣膜,用牛心包封闭主动脉根部。结果所有病人置入VADs术后应用抗凝治疗。10例病人中,停VAD出院和VAD姑息治疗各1例;转心脏移植4例;4例死亡,3例为多器官衰竭,1例为血栓栓塞事件。结论瓣膜病变术后置入VADs总的生存率是60%,与非瓣膜病心衰病人置人VADs相比,未增加手术风除.
- 刘彤张海波程宇彤王苏陶英高玉龙李志忠孟旭Mariell Jessup
-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脏辅助装置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