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盆腔
  • 2篇血管
  • 2篇脱垂
  • 2篇盆腔器官
  • 2篇盆腔器官脱垂
  • 2篇器官
  • 2篇器官脱垂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改良腹腔镜
  • 1篇血管三维重建
  • 1篇血管网
  • 1篇在体
  • 1篇症状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三维重建
  • 1篇失禁
  • 1篇手术
  • 1篇数字化三维重...
  • 1篇尿路症状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礼全
  • 4篇张晓薇
  • 4篇许丽
  • 3篇黎燕霞
  • 1篇温彦丽
  • 1篇淦亚萍
  • 1篇徐丽珍
  • 1篇吴浩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下尿路症状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加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TVT-O)对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88例患者,其中81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通过患者最近一次随访情况,分析手术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变化情况;同时评估TVT/TVT-O与该术式同期实施对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81例患者尿频、尿急手术后发生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80.0%、85.7%;咳嗽漏尿、点滴漏尿、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的术后改善率分别为71.4%、83.3%、100%、90.1%,这4种症状的术后新发率分别为28.3%、8.0%、8.0%、15.7%,手术前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术前有压力性尿失禁或隐匿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期行TVT/TVT-O与单纯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各18例,前者下尿路症状中咳嗽漏尿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新发咳嗽漏尿发生率为0,其他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排尿困扰量表(UDI-6)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明显改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尿频、尿急症状,术后出现的尿路症状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对于术前有漏尿症状或隐匿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TVT-O可明显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许丽张晓薇黎燕霞徐丽珍陈礼全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下尿路症状
离体女性骶前区血管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索构建离体女性骶前区血管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方法,为女性骶前区血管的在体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获取雌性西藏小型猪5头,使用不同填充材料(过氯乙烯...
许丽张晓薇陈礼全黎燕霞
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分析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盆腔器官脱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盆腔器官脱垂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总体客观治愈率及复发率。通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等相关问卷评分评价主观治愈率以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3例患者获得6~57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主观治愈率95%(60/63)。术后POP—Q各指示点可达解剖复位,总体客观治愈率90%(57/63),总复发率10%(6/63)。术后中位阴道长度为7.5CNl,较术前的8.0em稍有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PFDI-20中位评分为21分,较术前的75分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2~43年、〉1~42年、〉0.5~1年患者间POP—Q各指示点及相关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压力性尿失禁与5例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同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者15例,未行者13例,两者术后尿失禁治愈率分别为14/15、10/13。结论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主、客观治愈率高,不仅能达到解剖学复位,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术后疗效稳定。
张晓薇许丽黎燕霞淦亚萍陈礼全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检查妇科外科手术尿失禁
基于磁共振成像在体盆腔及骶前区血管三维重建模型构建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盆腔磁共振成像(MRI)原始数据重建在体女性骶前血管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012年2-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例因盆腔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盆腔MRI检查,以e-THRIVE序列获取所有MRI原始数据,应用Minics10.0软件重建骶前血管三维图像。结果骶前区血管三维重建均可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双侧髂总、髂外及髂内动、静脉;25例患者中18例显示骶正中动脉,6例显示骶正中静脉及部分横干静脉。18例骶正中动脉均从腹主动脉分叉,平均直径为2.3(1.2~3.6)mm;6例骶正中静脉均汇入左侧髂总静脉,平均直径为3(1.7~4.6)mm。结论利用e-THRIVE序列MRI扫描盆腔血管,可构建盆腔血管三维重建模型,且骶前区的骶正中动脉显影率高,部分病例可显影骶正中静脉及横干静脉。
张晓薇吴浩温彦丽许丽陈礼全
关键词:数字化三维重建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