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飞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双酚
  • 6篇双酚A
  • 3篇降解
  • 3篇白腐真菌
  • 2篇酶液
  • 2篇木质素过氧化...
  • 2篇甲醇
  • 2篇分子对接
  • 2篇粗酶液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有机污染物治...
  • 1篇水处理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残留
  • 1篇青海弧菌
  • 1篇青海弧菌Q6...
  • 1篇全氟辛烷

机构

  • 8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张飞
  • 7篇刘红艳
  • 5篇王秀丽
  • 3篇易忠胜
  • 3篇马钰
  • 2篇莫凌云
  • 2篇李柏林
  • 1篇李子院
  • 1篇刘庆国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藜芦醇对LiP催化降解双酚A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藜芦醇(veratryl alcohol,VA)作为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天然底物,在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催化降解双酚A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研究考察了其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双酚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存在条件下,VA能有效提高LiP催化去除双酚A的催化效率,且当VA浓度为10 mmol/L时降解效果达到最佳。当LiP部分或全部失活时再向溶液中加入VA试剂,VA能使处于半失活状态的酶在一定时间后恢复活性,VA溶液的浓度越高,酶活恢复得就越好。
王秀丽张飞刘红艳段小文秦光军
关键词:双酚A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
一种利用白腐真菌粗酶液降解双酚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腐真菌粗酶液降解双酚A的方法。制备白腐真菌粗酶液,加入酒石酸缓冲液,双酚A溶液,双氧水溶液和藜芦醇,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2.5~3,藜芦醇浓度为10mmol/L,温度保持在20~50℃条件下,反应...
刘红艳张飞王秀丽马钰李柏林
一种利用白腐真菌粗酶液降解双酚A的方法
刘红艳张飞王秀丽马钰李柏
双酚A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三致”效应。联合国环境署将其作为继臭氧层空洞和全球性变暖之后需要亟待治理的第三代环境问题提上日程。如何降低这种危害,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降解这类污染物,或者将其转化为其它无污染、危害小...
关键词: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治理白腐真菌废水处理
木质素过氧化酶对双酚A类化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解双酚A类化合物(BPAs)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结合位点的结合构象及其相互作用机理,采用SYBYL-X1.3中分子对接的方法对BPA、BPF、BPAF、BPQ、BPB、BPC、BPS、BPE、BPAP等具有突出特点的双酚A类化合物与Li P进行对接研究,并利用GROMACS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对对接最稳定化合物BPQ和常用化合物BPA的模拟参数具体分析,找到了Li P的活性位点为HIS39、MET172、ALA175、HIS176、ILE42、ALA179、PHE193、ARG43、ILE235和PHE46;找到了该酶被识别的氢键结合位点中的氨基酸残基,BPQ通过氢键连接了PRO83.O(id141)、ASP183.OD2(id470)和ASN182.HD21(id1221),而BPA通过氢键连接了PRO83.O(id141)、ARG43.HH21(id818)。氨基酸残基对Li P与双酚A类小分子化合物的降解起到重要作用。
张飞王秀丽刘红艳秦光军易忠胜刘庆国
关键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双酚A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木质素过氧化酶催化分解双酚A的研究
双酚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但是生产和使用的扩大使得大量的双酚A进入到环境中,食物链的原因将双酚A间接转移到生物个体里面,从而对生物特别是人类容易引起慢性中毒,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关于...
张飞
关键词:双酚A分子对接
文献传递
PFOA和PFOS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检测生物,应用VeritasTM微板光度计分别测定了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Q67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全氟辛酸为典型的S型剂量-效应关系,利用Weibull非线性函数进行曲线模拟,模拟函数可以有效估计化合物的半抑制毒性效应值EC50。全氟辛烷磺酸对Q67的毒性为非单调的U型剂量-效应关系,运用最优权重理论和三次曲线回归方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剂量-效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其三次回归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在浓度介于(5.031E-4)^(7.133E-3)mol/L,全氟辛烷磺酸对Q67毒性效应为自稳态区域,表现为Q67的发光强度增强,即在低浓度作用条件下,PFOA对Q67的毒性表现为抑制作用,而PFOS则表现为刺激兴奋作用。
刘红艳秦光军莫凌云易忠胜李子院张飞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青海弧菌剂量-效应
部分浆果残留农药色谱保留时间的VSMVI研究
本研究采用ChemBioOffice软件构建了检测到的浆果中残留的88种农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Dragon软件对化合物进行计算,得到1549个Dragon描述子。以这些描述子为自变量,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为因变量,采...
刘红艳易忠胜莫凌云张飞
关键词:浆果农药残留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白腐真菌粗酶液降解双酚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腐真菌粗酶液降解双酚A的方法。制备白腐真菌粗酶液,加入酒石酸缓冲液,双酚A溶液,双氧水溶液和藜芦醇,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2.5~3,藜芦醇浓度为10mmol/L,温度保持在20~50℃条件下,反应...
刘红艳张飞王秀丽马钰李柏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