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25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对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对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病人100例,将病人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术后辅以内补黄芪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腺五肽治疗和安慰剂。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外周血T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SF-36)。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 d时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IL-2、IL-6、TNF-α和IL-10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CD4^+T细胞水平分别为(27.53±5.32)%、(24.32±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1,P=0.002)。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CD4^+/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0.82±0.15)、(0.7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48)。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IL-2水平分别为(4.86±0.51)、(4.37±0.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0,P=0.000)。病人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IL-6水平分别为(25.83±4.82)、(21.73±5.3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0)。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TNF-α分别为(11.59±3.59)、(9.21±3.8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5,P=0.002)。术后14 d研究组和对照组IL-10分别为(36.49±8.59)、(40.59±9.2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24)。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12±2.08)、(13.44±2.5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0,P=0.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肿胀率分别为10.00%、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6,P=0.002)。研究组和对照组SF-36评分分别为(74.32±6.45)、(68.74±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3,P=0.000)。结论内补黄芪汤联合胸� 张星 金山 张喜平 康鸿斌关键词:胸腺五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免疫功能 彩超引导下植入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经多普勒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B区100例多普勒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乳腺癌病人的病历资料,对输液港植入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经多普勒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乳腺癌病人接受化疗过程中,出现穿刺点切口感染1例,输液港港座翻转1例,上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堵塞2例。结论:在乳腺癌化疗中,多普勒彩超引导下植入输液港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是方便、快捷、安全的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郭钢 张喜平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彩超引导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慢性下肢长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2022年 探究分析内膜下血管循成形术治疗慢性下肢长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的效果。方法:抽选 50 例慢性下肢长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 2020 年 1 月,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9 月,征得患者以及其家属同意后,均采取内膜下血 管成形术治疗,观察分析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足背动 脉血流速度、皮肤温度以及踝肱指数。结果: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皮肤温 度和踝肱指数均明显上升,且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治 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通过治疗,50 例患者成功率为 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 6.0%,经过对症处理均好转。跛行平均消失时间为 4.63±0.19 个月,坏疽平均消失时间为 3.98±0.42 个月,静息痛平均消失时间为 3.01±0.23 个月, 足趾溃疡平均消失时间为 3.43±0.31 个月。结论:在慢性下肢长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的临床中采取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温度和踝肱指数,疼痛 轻,有利于患者症状表现的好转,临床推荐使用。 祝志川 张喜平关键词: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疼痛 症状 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过程对乳腺癌的抑制效应 2016年 目的 探讨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磷酸化过程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成型后随机分为Ad5-hSulf1组、Ad5-EGFP组和对照组,干预治疗后,测量计算移植瘤生长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hSulf-1、EGFR和p-EGFR阳性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hSulf-1、EGFR和p-EGFR蛋白表达.结果 Ad5-hSulf1组裸鼠注射治疗后第14天、21天和28天的肿瘤生长率[(165.9±23.8)%,(172.6±25.9)%,(377.3±30.5)%]明显小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53,21.247,14.587;P =0.000).Ad5-hSulf1组裸鼠移植瘤p-EGFR阳性表达率(46.7%)和蛋白表达[(52.7±7.4)%]明显低于Ad5-EGFR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146,t=7.384,7.587;P =0.004、0.000、0.000).结论 使用hSulf1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的EGFR磷酸化过程,可产生明显的肿瘤抑制效应,对寻求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很有潜力的靶点具有很好的借鉴参考意义. 张星 张喜平 郭刚关键词: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磷酸化 微RNA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次怀孕年龄以及基因突变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尤为重要。微RNA(miRNA)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侵袭、耐药与转移,针对其功能抑制的措施将会对乳腺癌的治疗产生新的启发。文章从作用机制、评估预后和靶点探索等方面综述了miRNA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温馨 张喜平 郭钢 张永梅关键词:乳腺肿瘤 微RNA 分子靶向治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9年 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预后较差且治疗棘手,而具有独特优势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已成为LABC的标准化治疗方式。早期评价NACT疗效可引导临床尽早修正出最适合的化疗方案,并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因此,NACT疗效的评价手段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当前应用于临床的疗效评价方式包括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乳腺癌相关标记物及病理学检查。现将LABC患者NACT疗效评价方式作一综述。 杨嘉媛 张喜平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异黏蛋白基因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1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关于乳腺癌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的热点问题。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生的一个复杂、连续的病变过程,其中异黏蛋白(MTDH)基因能够介导乳腺癌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下调抑癌基因的表达,介导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耐药过程,在乳腺癌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综述了MTDH基因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在乳腺癌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 温馨 张喜平关键词:乳腺癌 靶向治疗 香菇多糖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前瞻性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联合应用香菇多糖,所有患者均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并留取肿瘤组织标本,观察肿瘤组织及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例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组织微环境CD4+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21. 56%±5. 08%比23. 95%±5. 17%,t=2. 187,P=0. 031); 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29. 52%±3. 51%比27. 47%±3. 68%,t=2. 673,P=0. 009); CD4+/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0. 72±0. 12比0. 86±0. 14,t=5. 036,P=0. 000)。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28. 57%±4. 32%比26. 23%±4. 12%,t=2. 600,P=0. 011); 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0. 84±0. 15比0. 76±0. 13,t=2. 673,P=0. 009)。外周血IL-6浓度明显增高[(14. 56±4. 79)比(11. 45±4. 48) ng·L-1,t=3. 145,P=0. 002)]; IL-10浓度明显降低[(11. 34±3. 37)比(13. 46±3. 41) ng·L-1,t=2. 933,P=0. 004)]; TGF-β1浓度明显降低[(15. 14±4. 69)比(17. 67±4. 53)μg·L-1,t=2. 290,P=0. 024)]。结论香菇多糖有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肿瘤组织微环境中免疫状态。 鲁海燕 张喜平关键词:乳腺癌 香菇多糖 淋巴细胞浸润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术后新发原发癌的病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了解乳腺癌保乳术后残留乳腺新发原发癌的病理因素。选取30例具有保乳手术指征而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对术中切除的乳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距原发灶边缘>3 cm的不同范围的乳腺组织低危病变(正常上皮、轻度增生、重度增生)与高危病变(重度增生、癌变)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增生、癌变的发生率为分别16.7%和1.33%。乳腺癌保乳术后重度增生病变残留是术后新发原发癌的重要因素;对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切缘>3 cm属安全范围,但仍需长期随访。 曹曦 张喜平关键词: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病理因素 糖尿病病人患甲状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患甲状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12~2015-08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病人1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并分析糖尿病病人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糖尿病病人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为21.00%,正常体检者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为6.00%,糖尿病病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病人、肥胖病人、女性病人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病人、非肥胖病人、男性病人,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次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肥胖因素相关。结论:糖尿病病人甲状腺疾病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临床要尽早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改善其病情。 张志永 张喜平关键词:糖尿病 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