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英
- 作品数:27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老年女性喝牛奶与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
- 目的 调查老年女性喝牛奶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对261例65~94(81±5)岁的老年女性喝牛奶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测,然后分析喝牛奶与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坚持喝牛奶...
- 边平达吴惠英钱素凤陈锦平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转换标志物老年女性
- 一种多功能行走辅助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行走辅助具,可以一键同时调节所有车腿的高度,通过增加照明功能解决患者在昏暗环境中行动不便的问题,通过计步器和显示屏使使用者的锻炼情况可视化,此外,还可以为外出患者提供坐姿休息的坐板。其主要技术方...
- 程鹏吴惠英
- 老年人腕部骨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寻找减少老年人发生腕部骨折的方法。方法:调查817例老年人的腕部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后腕部骨折发生率(6. 12%)明显高于60岁以前(3.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老年女性腕部骨折发生率(11. 26%)明显高于老年男性(3.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老年人腕部骨折的常见诱因是摔倒和被车撞倒等。结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容易发生腕部骨折,而积极预防摔倒和被车撞倒,可能是减少老年人腕部骨折的有效方法。
- 孙丹边平达江萍方志萍吴惠英陈锦平
- 关键词:腕部骨折跌倒老人
- 老年男性室外运动与骨代谢标志物和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室外运动与骨代谢标志物(BMMs)、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对512例老年男性室外运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室外运动情况分为坚持组435例和未坚持组77例。比较两组BMMs和BMD水平的差异。分析老年男性未坚持室外运动的原因。结果与未坚持室外运动老年男性相比,坚持室外运动老年男性的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和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水平均较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股骨颈BMD和股骨总髋部BMD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7例未坚持室外运动的老年男性中,最常见的是因腰腿痛、视力不好等原因而难以外出行走,其次是不喜欢运动,第3是喜欢在家上网、看报纸。结论坚持室外运动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男性的骨转换水平,提高其血清25(OH)D水平,延缓其髋部骨质丢失。
- 钱素凤吴惠英边平达陈锦平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标志物维生素D骨密度老年男性
- 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内科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日立7 600自动生化分析仪、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对患者的血糖水平、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PG、PBG、HbA1c测定结果、SDS评分,DSQ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指标(FPG、PBG、HbA1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598,-3.474,-3.540;P<0.05);观察组SDS得分为(48.90±3.30)分低于对照组(56.28±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9,P <0.05);观察组DSQL评分(生理功能纬度、心理精神纬度、社会关系纬度、治疗纬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304,-9.543,-2.940,-5.654;P <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实施综合康复干预,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抑郁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 张荀芳于恩彦吴惠英沈健
- 关键词:抑郁综合干预康复生活质量
- 维生素D_(2)注射液对维生素D缺乏高龄男性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维生素D_(2)注射液对维生素D缺乏高龄男性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将44例维生素D缺乏高龄男性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在坚持晒太阳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_(2)注射液6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月1次,直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0μg·L^(-1)后停用,而对照组仅坚持晒太阳,与治疗组同步结束观察。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PTH、血糖、血钙、血磷、肌酐、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基线时,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PTH、血糖、血钙等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均完成20例。治疗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达标用时(11.9±3.2)个月,取对照组观察第12个月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治疗组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55±1.95)μg·L^(-1) vs.(12.82±1.93)μg·L^(-1),P <0.01],而PTH水平低于对照组[(37.69±12.68)pg·mL^(-1) vs.(49.38±14.94)pg·mL^(-1),P <0.05]。血糖、血钙、血磷、肌酐、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维生素D_(2)注射液可有效降低维生素D缺乏高龄男性患者的血清PTH水平。
- 边平达李建英吴惠英钱素凤寿张轩
-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
- 老年人钙摄入状况与肾结石发病率的关系
- 目的调查老年人钙摄入状况(包括喝牛奶和服用钙剂)与肾结石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对556例经B超检查排除有肾结石的老年人进行长期随访,然后分析老年人喝牛奶、服用钙剂与肾结石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3年后,老年人肾结石发病率为...
- 边平达吴惠英钱素凤陈锦平
- 关键词:碳酸钙牛奶肾结石老年人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与性别和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史的关系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APR)与性别和双膦酸盐类(BPs药物使用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1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后,记录患者在72 h内发热、肌痛、胃肠道症状、流感样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APR的发生情况,并分析APR与性别和BPs药物使用史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间常见AP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有BPs使用史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热、肌痛、胃肠道症状、流感样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APR发生率明显低于无BPs使用史的患者[24.4%(11/45)比55.7%(39/70)、22.2%(10/45)比41.4%(29/70)、15.6%(7/45)比34.3%(24/70)、13.3%(6/45)比31.4%(22/70)、11.1%(5/45)比32.9%(23/70)、13.3%(6/45)比34.3%(2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热患者伴随其他APR(2.04±1.68)个,明显高于不发热的患者的(0.75±0.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容易出现发热等APR,而有BPs使用史的患者APR较少。
- 沈佶吴惠英边平达陈锦平
-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急性期反应
- 老年人血压昼夜变化规律的研究
- 边平达林伟陈卫东李秀央丁进军叶洪青张萍陈任清潘宏华张帆吴惠英
- 该课题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1.老年人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比的95%临床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14%-20.55%,中位数为5.26%;老年人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比的95%临床参考值范围为-10.10%-23.31%,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血压分型方法
- 老年女性牛奶摄入与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脆性骨折,进而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大幅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在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 吴惠英边平达钱素凤陈锦平
- 关键词:女性骨密度牛奶骨转换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