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勃
- 作品数:7 被引量:9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职工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8
- 1995年
-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为常见多发病,在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劳动力。近10年来,国外对被动吸烟的危害开始关注,国内也有一些实验报道,本文报道单纯用香烟烟雾使小鼠被动吸烟,在20天内复制成功慢支动物模型,本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可靠,我们就此进行了慢支病理组织学形态观察。 材料与方法 一、动物模型的复制与分组:选用昆明种健康小鼠(天津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0只,体重16~20g,雌雄各半,按单纯随机抽样(先将动物编号。
- 任勃陶庆丰马淑扬甘萍张瑞珠李慎果赵德珠于秀梅
- 关键词: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病理形态学
- 大鼠肾小球微循环活体观察实验研究
- 1996年
- 结扎大鼠一侧输尿管,复制肾盂积水模型。在冷光源-光导纤维-导光棒的透射照明下,通过显微电视系统,成功地观察到完整肾脏皮质表层肾小球及其周围血管微血流动态的清晰图像。正常肾小球呈树状分布,密集、大小均匀。高倍镜下可清楚辨认入球及出球小动脉,其血细胞流态为直线状。并发现肾小球有交替开放现象。
- 任勃陶庆丰王乃欣张瑞珠
- 关键词:肾小球微循环活体观察生理病理
- 川芎嗪对吸烟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1
- 1997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香烟烟雾所致急性肿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香烟烟雾使小鼠被动吸烟的方法,复制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以0.1ml川芎嗪给模型鼠腹腔注射,观察川芎嗪对吸烟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系数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单纯烟熏组的小鼠肺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川芎嗪+烟熏组的小鼠肺系数明显低于单纯烟熏组(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单纯烟熏组动物的肺有充血、出血、局灶性肺不张和明显的间质水肿,而川芎嗪+烟熏组动物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烟熏组,与正常对照组近似。结论:川芎嗪对吸烟所致小鼠的肺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在于川芎嗪抑制了氧自由基的释放,从而保护细胞膜,减轻肺损伤。
- 马淑扬任勃
- 关键词:肺损伤急性川芎嗪吸烟小鼠
- β-胡萝卜素对吸烟所致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被引量:17
- 1996年
- 用香烟烟雾使小鼠被动吸烟的方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的动物模型,以观察服用β-胡萝卜素对慢支的防治作用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熏+β-胡萝卜素组慢支的光镜和电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明显轻于单纯烟熏组,其出肺血的红细胞SOD(RBC-SOD)活性明显高于烟熏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近似,提示β-胡萝卜素对慢支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与抗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 任勃马淑扬甘萍张瑞珠李昶
-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支气管炎吸烟
- 丹参对被动吸烟所致大鼠肝功能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丹参对被动吸烟所致肝功能变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香烟烟雾使大鼠被动吸烟的方法 ,复制肝损伤的动物模型。以 0 .3ml丹参注射液给模型鼠腹腔注射 ,观察丹参对吸烟所致大鼠肝功能及肝系数改变的影响。结果 :烟熏组大鼠肝功能检查结果明显异常 ( P<0 .0 5) ,肝系数明显增高 ( P<0 .0 5) ;丹参 +烟熏组大鼠肝功能明显优于烟熏组 ( P<0 .0 5)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肝系数明显低于烟熏组 ( P<0 .0 5)且于正常对照组相近似 ( P>0 .0 5)。结论 :丹参对被动吸烟所致大鼠肝功能及肝系数的改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 甘萍任勃肖丽梅刘燕李娟
- 关键词:肝损伤丹参被动吸烟
- β-胡萝卜素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从光镜和电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初步观察了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对被动吸烟所致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喂β-胡萝卜素小鼠的慢支各种病理变化明显轻于单纯烟熏组(P<0.01),提示β-胡萝卜素对吸烟所致慢支的抗炎、抗损伤的保护作用。
- 任勃马淑扬甘萍张瑞珠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慢性支气管炎吸烟
- 适应成人教育特点编写多功能教材被引量:1
- 1995年
- 根据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笔者提出针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多功能作用,编写相应的多功能教材,以适应成人高等院校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以病理生理学(病生)为例,将教材分编为四个分册:病生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新知识新进展;实用性基础知识。
- 任勃
-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病理生理学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