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秀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灌溉
  • 6篇电梯
  • 5篇雨水
  • 5篇屋面
  • 5篇屋面雨水
  • 5篇节能
  • 5篇节能电梯
  • 4篇作物
  • 4篇供能
  • 3篇电动
  • 3篇电动水泵
  • 3篇冬小麦
  • 3篇动水
  • 3篇永续利用
  • 3篇实时灌溉
  • 3篇土壤
  • 3篇文化
  • 3篇小麦
  • 3篇可逆式
  • 3篇建筑

机构

  • 25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25篇郝秀平
  • 16篇马建琴
  • 7篇王婧
  • 7篇丁泽霖
  • 6篇张宏洋
  • 6篇秦鑫
  • 6篇辛萌
  • 6篇李强
  • 6篇刘蕾
  • 5篇张振伟
  • 4篇彭高辉
  • 3篇王清云
  • 3篇张多新
  • 2篇刘昌明
  • 2篇李宗礼
  • 2篇王中根
  • 2篇何胜
  • 1篇杨学颖
  • 1篇赵长森
  • 1篇李丹丹

传媒

  • 3篇人民黄河
  • 2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物实时灌溉预报中有效降雨量的计算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为改进作物实时灌溉模型中有效降雨量的取值方法、提高实时灌溉预报的精度,针对已有研究模型中有效降雨量取值方法不符合作物生长规律的不足,通过冬小麦灌溉监测试验以及气象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冬小麦有效降雨量,建立降雨量与有效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在郑州地区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实时作物系数修正和灌溉模拟中。结果表明:用土壤水量平衡法计算的有效降雨量来修正的逐日作物系数更符合冬小麦生长规律,提高了实时灌溉模拟的精度。通过土壤水量平衡法计算的有效降雨量真实反映了田间作物短期水分变化,可以为实现精准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马建琴何胜郝秀平
关键词:实时灌溉作物系数冬小麦
高层建筑屋顶雨水发电与电梯供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屋顶雨水发电与电梯供能系统,包括轿厢、滑轮组件、拽引机、限速器和拉绳,以及厢内设置开关、厢外限位开关和安全钳,在楼顶设置集雨功能的上水池,在楼底设置储水功能的下水池;上水池与下水池之间分别设置上水...
丁泽霖王婧马建琴张振伟张宏洋郝秀平武天皓张鲁顺辛萌李强秦鑫
文献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的土壤含水率计算被引量:10
2015年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是开展作物实时灌溉预报的重要前提,而根区土壤含水率精确数值的获取对提高实时灌溉预报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方法计算了冬小麦计划湿润层内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的权重,并应用在郑州地区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实时灌溉模型中。结果表明:组合赋权计算的日土壤含水率和灌水总量更符合试验区冬小麦自身生长规律和节水灌溉要求。通过组合赋权计算的日土壤含水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冬小麦实时灌溉预报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支持。
马建琴何胜郝秀平饶丹
关键词:实时灌溉土壤含水率冬小麦
黄淮海流域干旱过程模拟及抗旱减灾关键技术示范与应用
魏怀斌曹永潇袁建平张婧郝秀平王博赵继
该成果提出了区域农业干旱评价及干旱风险成因辨识方法,研究了旱灾风险的表述方式、区域农业干旱评价与风险辨识方法;创新性构建了农业干旱过程的分布式模型;基于历史干旱事件的模拟再现,提出了区域农业干旱评估、预报的关键技术,取得...
关键词: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河南省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降水指数(SPI)统计分析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SPI干旱指数,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不同干旱等级的时间演变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尺度干旱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不同年代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季尺度干旱表现为春旱和秋旱的干旱强度和干旱站次比均呈增加趋势,而夏旱和冬旱有所减缓,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南省干旱整体上呈现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加重的趋势。在区域上,河南省北部易发生干旱,但干旱程度较低,而南部和西南部相对易发生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
郝秀平张振伟马建琴刘晓洁彭高辉
关键词:干旱
一种基于作物图像多特征融合的土壤含水率监测方法
本申请属于土壤含水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作物图像多特征融合的土壤含水率监测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图像;步骤二、自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图像中,提取作物图像的多特征,包括颜色特征、形态特征、纹理特...
崔弼峰马建琴高俊黄治国张书畅缑国华宿显瑞张东令张新喜栗军生郝秀平卞晓峥
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及方法,涉及防洪排涝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隔断板,且安装底座位于中间隔断板一侧处设有缓冲防护组件,安装底座位于中间隔断板另一侧处设有洪水...
王艳梅操小庆郝秀平李新瑶韩笑恬杨润霖周李声
城市屋顶降雨径流过程单位线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城市屋顶按透水性质可分为不透水与绿色(渗透)屋顶。对于绿色屋顶,基于土壤水饱和下渗理论,考虑基质土壤层厚度有限性及表面积水深影响,推导建立了降雨径流过程的单位线模型,再联合不透水屋顶降雨径流过程单位线模型,共同构成城市屋顶降雨径流过程的单位线模型,并建立了统一的数学方程表达形式,参数包括响应速率与径流(产流)起始时间。其中,对于不透水与绿色屋顶,模型响应速率参数分别为坡面汇流时间的倒数与基质土壤层稳渗时间的倒数。根据不透水与绿色屋顶降雨径流过程实际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单位线模型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模型参数比较分析表明,绿色屋顶降雨径流削减效应主要依赖于基质土壤层的雨水蓄存作用,增大基质土壤层厚度可以增大雨水渗蓄量,并有效削减径流前期峰值,但对后期峰值的削减效应有所减弱,并会延长表面积水的排水时间。
申红彬徐宗学李灵军郝秀平
关键词:绿色屋顶单位线
基于动态干旱预测的适应性节水灌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干旱预测的适应性节水灌溉方法,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建立灌区动态干旱等级评价方法,基于水量平衡构建土壤墒情实时预测模型,基于短期天气预报,判断未来预报时段内干旱等级;根据预判的干旱等级进一步确定作物灌...
郝秀平马建琴张书畅刘蕾彭高辉杨学颖崔弼峰方城
文献传递
一种作物生长监控集成系统
本申请属于作物生长监控集成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生长监控集成系统,设计以土壤水热盐传感器、土壤氮元素传感器、气象监测设备、地面红外相机、无人机搭载的成像光谱仪实时采集作物种植区域相关信息,集中在综合监控器进行存储、显...
马建琴崔弼峰张东令鄂进宿显瑞张新喜栗军生郝秀平卞晓峥彭高辉张书畅丁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