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冰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枸橼酸钠抗凝比例及校正采血量分别对正常人和贫血患者血栓弹力图试验结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枸橼酸钠抗凝比例对正常人血栓弹力图(TEG)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校正采血量对贫血患者TEG试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采血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诊的29名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以20名正常人为正常组,采集全血进行TEG试验。贫血患者按照校正公式调整采血量,分为校正前和校正后2组,研究校正采血量前后TEG试验结果的差异。正常人按照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分为4组,分别为A组(1∶4)、B组(1∶9)、C组(1∶12)、D组(1∶14),贫血患者根据是否参照校正公式校正采血量分别进行TEG试验检测,将各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块形成时间(K)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角度(Angle)与凝块最大振幅(MA)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B组的各指标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者(HCT>0.2)校正后组Angle比校正前组有所升高(P<0.05),贫血患者(HCT≤0.2)校正后组R与MA比正常组有所升高(P<0.05)。结论正常人4组不同抗凝剂比例的实验结果提示,只有当抗凝比例增高达到1∶4时,TEG结果相较正常比例(1∶9)有较大差别,提示在临床采血时采血量一定要适当,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贫血患者校正前后的TEG试验相关检测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应校正抗凝剂的量或采血量后再进行采血检测。
- 彭思远贺王成梁国华罗冰田英李晓丹肖晴毛曼区晓雯耿文艳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贫血
- 大量输血方案在严重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产后大量输血时不同血液制剂的最佳应用比例。方法对2018年5月~2021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实行大量输血方案的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产后出血病因、出血量、输注的血液制剂品种和数量,以及患者转归等资料。结果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84%),其中69%因胎盘植入所致。10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了大量输血方案,其中84例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很好控制。纳入研究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2778±1253)mL,分别输注红细胞(8.6±4.7)U、新鲜冰冻血浆(543±334)mL、普通冰冻血浆(352±343)mL。5组接受大量输血方案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第1组(即红细胞:血浆=1∶1)与第3组(即红细胞∶血浆=6∶4)输血有效率较高,分别为96.88%与94.12%。结论合理的大量输血方案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重要手段,首先推荐红细胞与血浆为1∶1方案,其次是红细胞与血浆为6∶4方案,有条件应尽早搭配使用血小板和/或冷沉淀。
- 耿文艳罗冰李晓丹肖晴黄小亭毛曼
- 关键词:产后出血大量输血凝血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