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爽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电路
  • 1篇断层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新生代构造演...
  • 1篇野外
  • 1篇野外工作
  • 1篇运放
  • 1篇运放电路
  • 1篇砂箱
  • 1篇砂箱实验
  • 1篇数字化
  • 1篇水准器
  • 1篇盆地
  • 1篇力学性质
  • 1篇罗盘
  • 1篇关键词
  • 1篇二连盆地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漆家福
  • 4篇王利爽
  • 2篇杨克基
  • 1篇张帅
  • 1篇高强
  • 1篇高强
  • 1篇张希晨
  • 1篇陈珊
  • 1篇唐轲
  • 1篇马明
  • 1篇张超
  • 1篇吴双
  • 1篇余海波

传媒

  • 2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应用于测量倾向的数字化地质罗盘
一种应用于测量倾向的数字化地质罗盘,包括反光镜、罗盘壳体和瞄准觇板,所述的罗盘壳体内设置有玻璃盖、磁针、顶针、底盘水准器和磁针固定螺旋,所述罗盘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方向角度传感器、运放电路模块、A/D转换电路模块、单片机...
高强漆家福王利爽陈珊马明梁六禄唐轲张帅张希晨
文献传递
盆山地壳横向变化对挤压构造变形的影响——来自砂箱模拟实验的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前陆克拉通与造山带增生楔在地壳结构、力学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挤压作用使盆山地壳横向变化通过构造变形表现出来。本文设计了具有深浅两个滑脱层"克拉通"与不同能干性的"造山楔"接触砂箱模型,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盆山地壳横向差异变化对挤压构造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端部的挤压收缩位移由刚性的"克拉通"推挤相对软弱的"造山楔"使之形成挤压"冲起构造",而"造山楔"发生收缩变形的同时也斜向推挤刚性的"克拉通",并通过克拉通内部的滑脱层将收缩应变向克拉通内部传递。受不同深度滑脱层发育的影响,"克拉通"发育分层不协调收缩变形。在挤压作用下,随着"造山楔"与"克拉通"地壳在横向上能干性差异的增加,"造山楔"收缩形成的"冲起构造"幅度减小,而向"克拉通"侧向(斜向)挤压形成的"反冲构造"幅度增加,"造山楔"通过深层滑脱层向"克拉通"传递收缩应变的调节能力减弱,通过浅层滑脱层向"克拉通"传递收缩应变的调节能力增强。"造山楔"由深层过渡至浅层形成强变形带,由"克拉通"边缘至内部形成的深层冲断褶皱与浅层褶皱冲断组合过渡为深层褶皱与浅层的褶皱冲断组合,"克拉通"边缘的冲断带由深层的前展式楔状逆冲叠瓦扇构造向"克拉通"内部的浅层褶皱组合过渡。实验结果为理解中国西北部复杂山前冲断带构造的形成机制具有启示作用。
范绳漆家福吴双余海波苗全芸杨克基张超王利爽
关键词:地壳结构力学性质砂箱实验
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伸展构造特征及成盆演化被引量:8
2016年
乌尼特坳陷属于二连盆地五大坳陷之一,早白垩世在区域引张力下形成一系列地堑、半地堑,其伸展构造由伸展断层及变换构造组成。伸展断层中的主边界断层主要为铲式,混杂岩断陷带主边界断层多在混杂岩深层滑脱,复式向斜断陷带主边界断层多在浅层滑脱。平面上主边界断层表现为简单弧形或波状延伸,位移量通过变换断层及走向斜坡等进行调节/传递。首尾相连的断陷间主要以狭窄的背向型(divergent)及宽阔的相向型(convergent)变换带进行构造变换,穿过变换带断陷极性常常发生变化。早白垩世早期,乌尼特坳陷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小型断陷组成;早白垩世中期,随着伸展量不断加大,相邻断陷边界断层逐渐侧向连接成为区域性边界断层,相邻断陷侧向连接成为大型复式断陷;早白垩世晚期,断陷群下沉坳陷进入后裂陷期。
苗全芸漆家福肖阳王利爽曾婷张洁
关键词:二连盆地
霸县凹陷构造特征及新生代构造演化被引量:3
2017年
霸县凹陷是由牛东断层控制的西断东超的新生代箕状凹陷。本文以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采用断层落差法和平衡剖面技术研究了凹陷的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牛东断层可以分为3段,北段为一系列NE—NNE向东倾断阶带,中段为铲式-略微坡坪式断裂带,南段为帚状断裂带。霸县凹陷相应划分出北部、中部、南部3个构造单元。牛东断层具有分段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早期(Ek-Es4)中北段活动强烈、中期(Es3-Es2)中南-中北段活动强烈、晚期(Es1-Ed)整体强烈活动、北段剧烈活动,活动强度具有自南向北迁移的规律,其活动性差异控制了变换带的形成和凹陷的构造格局。霸县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分为古近纪的裂陷阶段和新近纪以来的拗陷阶段,其中古近纪分为Ek-Es4较强裂陷期、Es3-Es2弱裂陷期和Es1-Ed强裂陷期,由此控制烃源岩、储层的形成、油气的运聚和分布。
马兵山漆家福高强王利爽杨克基
关键词:霸县凹陷新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