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才
-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东北地区的元代遗迹遗物综述
- 2004年
- 本文对元代东北地区的城址及各类器物的考古情况做出综述,指出这些遗址与文物是研究元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 李健才
- 关键词:元代遗迹遗物
- 渤海初期都城考被引量:12
- 2002年
- 渤海初期都城当今何处?众说纷纭,但多数认为在今敦化敖东城。特别是在敦化六顶山发现渤海初期王室贵族陵墓后,敦化敖东城说殆成定论。随着考古调查资料的新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认为渤海初期都城在今敦化是毫无疑问的,但不在敖东城,而应在敦化境内的永胜遗址和城山子山城。
- 李健才
- 平壤地区是否只有后汉而无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被引量:2
- 1998年
- 近年来,韩国尹乃铉先生在其论文中提出5点,论据,认为今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均为后汉而非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本文针对其论据也提出5点论据。指出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不但有后汉的,也有前汉的。第一,1号墓出土有前汉王莽货泉,而无后汉文物。第二,平壤贞柏洞的“夫租君”墓和“夫租长”墓均为前汉中晚期墓葬。第三,平壤上城里土城出上的文字瓦和大量的封泥,不但有后汉的,也有前汉的。第四,拈蝉碑的发现,为汉代乐浪郡治及其所属(黏)蝉县治所在地提供了有力物证。第五,平壤地区发现的前汉孝文庙铜钟,又为前汉乐浪郡治在今平壤提供了一个有力物证。其中特别是平壤上城里土城出土的前汉乐浪郡所属各县的封泥和在平壤贞柏洞发掘出土的两座前汉中晚期的墓葬,是否定所谓平壤地区只有后汉而无前汉时代遗迹、遗物这一说法的最有力物证。
- 李健才
- 关键词:后汉
- 喜读长春地方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长春厅志·长春县志》和《长春资料选编》
- 2006年
- 重视修史修志、整理古籍文献,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历代流传下来的史志、文献、史料,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没有这些文献史料,我国悠久历史的研究将无从着手、没有头绪。帝国主义御用学者对我国历史,特别是对我国东北边疆史制造的种种谬论,将无据予以反驳;我们搞经济文化建设,只有清楚地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 李健才
- 关键词:地方志地方史志《盛京时报》县志
- 高句丽、渤海文明史研究的基础工程——《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简评被引量:1
- 1997年
- 近年来,对于东北亚大陆历史与文化的研究风气日盛,研究的方向与内容趋于多样化。其中尤以对我国东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地方政权——高句丽、渤海王朝的历史研究渐受世人瞩目。然而,由于历史上关于高句丽、渤海历史研究文献缺佚太多的缘故,因而考古资料及实地考察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则成为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焦点。王禹浪、王宏北伉俪自1983年8月至1993年8月,经过近10年的时间,查阅了上千种中外杂志与书刊,并结合他们的实地考察在行程达数万公里基础上,终于编成了一部近百万字的《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巨著。书中不但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入该书。
- 李健才
- 关键词:书评文明史
- 全文增补中
- 三论北夫余、东夫余即夫余的问题被引量:5
- 2000年
- 李健才
- 关键词:历史地理
- 宽永墓碑和宽永通宝被引量:3
- 1989年
-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在双城子(今苏联乌苏里斯克)的西城东南里许,德商火磨房院内发现了刻宽永十三年的墓碑,即宽永墓碑(巳残)。近年来,在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古城中,都发现了宽永通宝钱。这为东北边疆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宽永墓碑和宽永通宝是哪一时代的遗物?是否属同一时代的遗物?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据目前所发表的文章来看,有三种不同看法。
- 李健才
- 关键词:割据政权东北边疆金代神道碑
- 清皇室始祖居地的鄂多里城考被引量:1
- 2006年
- 作者认为清皇宣祖居地的鄂多里城在长白山东绥芬河流域的双城子,不在敦化敖东城、依兰马大屯。就此做些讨论,有益于逐步形成共识。
- 李健才
- 再论高句丽迁都到国内以前有无汉代县城的问题被引量:3
- 2004年
- 高句丽政权迁都到国内地区以前,国内地区虽然出土过一些战国、汉代的遗物,但该地并不存在汉代不而县城等问题。本文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 李健才
- 评辽水、涎水、列水均指今滦河说
- 1999年
- 辽水、水、列水当今何水,关系到古朝鲜的地理方位和燕、秦、汉与古朝鲜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本文根据文献与考古资料指出辽水、水、列水均指今滦河说的错误,认为辽水并无汉武帝以前和以后之分,均指今辽河;汉初的水指今清川江,后汉到隋唐的水指今大同江;列水指今朝鲜的载宁江,而不是大同江,但列口则是指载宁江和大同江合流后的入海口。
- 李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