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英

作品数:26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血管
  • 6篇血管钙化
  • 5篇生理
  • 5篇生理学
  • 5篇理学
  • 5篇教学
  • 4篇降脂
  • 4篇降脂宁
  • 3篇血症
  • 3篇细胞
  • 3篇教学效果
  • 2篇药效
  • 2篇药效组分
  • 2篇脂质
  • 2篇生理学教学
  • 2篇酸血症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机构

  • 9篇内蒙古医学院
  • 9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阜新高等专科...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8篇杨英
  • 3篇毕力夫
  • 3篇史君
  • 3篇刘斌
  • 3篇李春跃
  • 3篇薛明明
  • 3篇王伟
  • 2篇张海峰
  • 2篇陈慧敏
  • 1篇李菊香
  • 1篇李超美
  • 1篇苏巧玲
  • 1篇肖世凤
  • 1篇李星
  • 1篇王文礼
  • 1篇王星
  • 1篇杨铮
  • 1篇纳仁高娃
  • 1篇孙利军
  • 1篇白萨日娜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麻醉生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被引量:4
2018年
麻醉生理学是基础的生理学与临床的麻醉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关于如何提高麻醉生理学教学质量,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尝试将传统讲授法与案例式教学及角色互换等方法相结合使用,这样改革教学方法后,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且培养了临床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孙艳宏史君王锋薛明明杨英张国梁
关键词:麻醉生理学案例式教学教学效果
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胎球蛋白A在糖尿病大鼠血管钙化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胎球蛋白A(Fetuin-A)在糖尿病血管钙化大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CTGF、Fetuin-A对糖尿病血管钙化的作用.方法 肌注...
杨英左风云
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变化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压力负荷增加到心肌肥厚形成的过程中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β)、白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制备心肌肥厚动物模型。用鼠尾动脉测压仪测定动物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压;用放免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用电子天平称量左心室重;计算心重指数(左心重mg/体质量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3天高血压形成(P<0.01),1周后血压继续升高并稳定在一定水平(P<0.01);而心重指数在第3天未见明显差异,1周开始出现差异,此后逐渐加重,分别为(P<0.05)和(P<0.01);血清TNF-α第1周已经升高(P<0.05)、IL-1β、IL-6至第2周升高(P<0.01),且与心肌肥厚程度正相关(P<0.01)。结论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李春跃王文礼薛明明李超美杨英李勤学史君王锋张海峰
关键词:心肌肥厚白介素-1白介素-6
关于《麻醉生理学》教学改进的思考被引量:1
2017年
生理学教师怎样更好地完成麻醉生理学教学,是急需面对的新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进:积极建设师资队伍,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注重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例如案例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等。课堂外,鼓励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史君王星杨英李志军
关键词:讲座式教学
血管钙化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就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及其调控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杨英
关键词:血管钙化发病机制
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1999年
自从生理学奠基人William Harvey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发现了血液循环的途径,于1628年发表了著名的《心与血的运动》一书之后,生理学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由于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医学院校中生理学实验课就成为生理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杨英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血液循环动物实验生理学教学医学院校学科
降脂宁有效部位及其药效组分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降脂宁有效部位及其药效组分对人肝细胞Bel-7402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细胞株Bel-7402,待细胞长满80%后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细胞24 h,加入降脂宁有效部位及其药效组分和阿托伐也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分光光度法检测给药24 h后细胞内胆固醇及胆汁酸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细胞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7α-羟化酶(CYP7A1)mRNA表达水平。结果降脂宁有效部位及其药效组分和阿托伐他汀均能够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细胞内胆汁酸含量,提高LDL-R及CYP7A1 mRNA表达水平,降脂宁有效部位及其药效组分高剂量组能够提高HMG-CoAR mRNA表达。结论降脂宁有效部位及其药效组分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并促进其转化,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受体和酶mRNA表达水平有关。
杨英刘斌王伟毕力夫
关键词:降脂宁药效组分肝细胞胆固醇代谢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钙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钙化的影响,并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钙化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用维生素D<,3>肌注加尼古丁灌胃制备大鼠血管钙化模型,同时给予高蛋氨酸饲料喂养诱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共分...
杨英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钙化
文献传递
降脂宁提取物对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降脂宁提取物对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三月龄雄性Wistar大鼠4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脂钙化组、降脂宁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复药组(降脂宁+阿托伐他汀),每组8只。15周后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取胸和腹主动脉分别测定血管钙、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各组大鼠取胸主动脉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钙化组血清TG和TC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阿托伐他汀组及复药组血清TG、TC和LDL,降脂宁组血清TC均明显低于高脂钙化组(P<0.01);复药组血清LDL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脂钙化组和降脂宁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钙化组血管钙含量和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高脂钙化组比较,降脂宁组血管钙含量和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复药组血管ALP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钙化组血管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复药组明显低于其他四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钙化组血管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钙化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高脂钙化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钙化组血管caspase-3灰度比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管caspase-3灰度比明显低于高脂钙化组(P<0.01)。结论降脂宁提取物和阿托伐他汀均有明确的降脂疗效,而两药结合降低LDL的效果尤为明显,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降脂宁组和复药组均能降低血管钙含量和ALP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血管钙化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下调caspase-3的表达水平有关。
陈慧敏刘思齐左风云杨英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管钙化凋亡抗氧化
地塞米松促进大鼠血管钙化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探讨地塞米松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在维生素D3加尼古丁诱导制备的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给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制备血管钙化加骨质疏松复合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血管钙化的影响。Wistar大鼠共分为4组,即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钙化组和钙化加骨质疏松组。8周后,进行主动脉钙含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测定,判断血管钙化程度;用骨密度仪测定大鼠骨密度以反映骨质疏松程度。结果在钙化加骨质疏松组,其血管钙含量(183.39±7.22)nmol/(mg.pr)高于单独钙化组(111.72±8.58)nmol/(mg·pr)(P<0.01);钙化组腰椎骨密度(0.18±0.01)g/cm2低于正常对照组(0.20±0.006)g/cm2(P<0.01)。结论地塞米松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可能会加重血管钙化;血管钙化也可能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杨英薛明明刘陶迪范晓梅纳仁高娃张海峰
关键词:地塞米松骨质疏松血管钙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