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超声规范化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判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规范化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 556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资料纳入研究,分别对术前未按超声规范化检查的普通组及严格按超声范化检查的规范组病例进行统计,探讨超声范化检查对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根据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可对结节进行大体病理分型,普通组1 135例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74.4%,漏诊率13.3%,误诊率12.3%;规范组421例严格按超声规范化要求检查后,诊断符合率达92.6%,漏诊率3.1%,误诊率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规范化检查对甲状腺结节全面、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在结节良恶性质判定方面有极高的诊断符合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杨阳朱梅普鑫何敏章晓锋王菲
- 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率
-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术前误诊为肝癌一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背女性,60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年”入院.无腹痛、腹胀,无寒战、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无乏力等不适。近期复查占位性病变体积增加明显(由2.3cm×2.0cm增至7.7cm×6.6cm),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患子平素身体健康。
- 窦卫超寸冬云王秋虹刘锋何敏胡明道
- 关键词:术前误诊细胞肿瘤树突状肝占位性病变肝癌炎性
-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肝细胞癌(HCC)为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患者疾病负担较重,预后较差。目前,HCC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化疗、消融治疗、靶向治疗等,但其改善预后的效果不佳。近年来,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并将成为有前景的改善HCC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HCC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窦卫超陈鹏黄明刘锋何敏胡明道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树突状细胞疫苗免疫治疗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引流方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及缝合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胆总管缝合(PDC)已成为了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相比传统T管,该方法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等,然而单纯的PDC往往缺乏有效的支撑引流,术后胆总管压力较大,增加了患者胆漏及胆总管狭窄的风险,因此有人提出了一期缝合胆总管兼顾内外引流的手术方式,不仅能降低术前胆总管压力,减轻胆道炎症水肿,提高缝合质量,术后还能保持一定引流,减少患者术后胆漏及胆道狭窄的发生。
- 赵海涛何敏唐继红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
- 基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女性癌症病房照护模式创新与实践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对女性癌症患者心理、生理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51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所有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分别施测心理痛苦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对照组为4.64±2.21,实验组为2.10±2.04,对照组心理痛苦得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7,P<0.05;(2)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在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疲乏、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方面,实验组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实验组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及占比分别为40(51.9%)、31(40.3%)、5(6.5%)、1(1.3%)、0(0)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7(42.2%)、29(45.3%)、23(35.9%)、5(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4,P<0.05。结论表达性艺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痛苦程度,通过丰富住院期间的活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真正做到身-心-灵-社的照护,从而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癌症的能力及生命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推动深化慢性病管理照护模式,为大健康中国助力。
- 李晨马东艳李飞丽何敏杨娜麦晓蓉杨春梅
- 关键词:肿瘤心理痛苦生命质量
- 原发性胆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2年
- 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是指发生于胆囊(包括胆囊底部、颈部、体部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多发生于60以上女性[1-4]。胆囊鳞状细胞癌(鳞癌,gallbladder squamous carcinoma)是胆囊癌中少见的病理类型,在我国约占3.9%,在美国约占3%[5-6]。相比胆囊腺癌,鳞癌的平均肿瘤直径更大,病理分级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更高,恶性程度更高,且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未能在进展期胆囊鳞癌中体现出明显优势,故整体预后较腺癌差。本文报道1例胆囊低分化鳞癌的临床诊治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朱加啟何敏巢凯朱彩鹏赵海涛唐继红
- 关键词:胆囊癌鳞状细胞癌
- 超声对正常腕部神经干的检查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应用超声对正常腕部神经干进行扫查,拟对超声评估周围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0例正常人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扫查,观察其走行、形态及内部回声表现,并进行纵横径及横断面积测量.结果 (1)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神经及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断面;(2)超声能够对神经进行径线及横截面积的测量.正中神经前后径及桡神经前后径同性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前后径女性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前后径男性左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后径异性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CSA、尺神经CSA、桡神经CSA同性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中神经CSA、尺神经CSA、桡神经CSA异性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与体重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及身高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能够诊断和评估上肢神经病变.
- 曹维涵梁红敏朱梅何敏
- 关键词:高频超声周围神经腕部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瘤内出血并术后复发1例
- 2021年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为0.6%~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50岁[1-3]。FNH的病因仍未明确,常认为是肝细胞对局部血管畸形产生的增生反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为体检时发现肝脏实性病变,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FNH自然病程发展缓慢,无恶变潜能,并发症率低[3]。本文报道1例以急腹症表现的FNH并发瘤内出血且术后2年余复发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临床诊治经过,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 朱彩鹏何敏黎昭君巢凯唐继红
-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出血复发影像学
- 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GB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 432例急性胆囊炎中30例并发GBP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 432例急性胆囊炎并发GBP 30例,GBP发生率2.1%;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1-80岁;按Niemeier分型,Ⅰ型穿孔6例(主要表现显著的腹膜刺激征),Ⅱ型穿孔22例(主要表现腹痛和发热、Murphy征阳性),Ⅲ型穿孔2例(主要表现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有胆囊结石病史者24例,20例患者术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为GBP,其中术中诊断10例。除2例患者保守治疗好转后,其余28例根据不同型别的临床特点行不同手术治疗(包括腹腔灌洗引流术、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瘘修补术等)。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死亡3例,病死率10.0%。30例中20例患者出院后获6-36个月随访,4例出院后胆管结石复发,2例并发胆管炎,1例出现肠梗阻,1例因肺癌死亡,其余12例无并发症、健康生存。结论 GBP以老年男性多见,各型穿孔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术前影像学检查易漏诊或误诊;对GBP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按其分型采取及时的外科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朱彩鹏何敏巢凯黎昭君唐继红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引流术胆囊切除术
- 远端胰腺切除术后胰瘘的诊疗进展
- 2024年
- 远端胰腺切除术(DP)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恶性肿瘤以及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标准术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约占所有胰腺切除术的25%。术后胰瘘(POPF)在胰腺术后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严重的POPF还可继发出血、感染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是一种潜在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事件。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DP不需要进行胰肠、胆肠、胃肠的吻合,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死率不足1%,但POPF的发生率却远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DP术后一旦发生胰瘘,患者病死率将会升高到20%~40%。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和理念的发展,DP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POPF的发生率仍较高,疾病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经济和心理负担,同时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诊断、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三方面对POPF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OPF的认识。
- 李春梅唐继红何敏白宇凡李志斌
- 关键词:远端胰腺切除术术后胰瘘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