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萍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阶段双相Ⅰ型躁狂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属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采用图论分析方法探讨早期阶段双相障碍Ⅰ型躁狂患者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属性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Ⅰ型躁狂发作且病程小于2年的患者22例及性别、年龄与患者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22例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以贝克-拉范森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在Matlab平台上应用SPM及DPARSF软件提取AAL90个脑区的时间序列,采用Gretna工具包建立功能连接矩阵并计算网络参数,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相Ⅰ型躁狂组在较宽稀疏度范围内(稀疏度为13%,16%-31%)特征路径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全局效率在稀疏度为18%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稀疏度阈值为18%时,双相Ⅰ型躁狂组BRMS量表分与特征路径长度成正相关(r=0.426,P=0.048)、与全局效率成负相关.结论 患者脑功能网络呈现网络效率下降、特征路径减小等整体性改变,反映了皮质和皮质下连接的异常.特征路径长度及全局效率可能作为病情客观诊断的神经影像标记.
- 崔立谦陈壮飞曹莉萍邓文皓邹文锦林鄞黄燕萍余金龙宁玉萍吴华旺
- 关键词:双相障碍网络小世界
- 丹栀逍遥丸与安非他酮缓释片戒烟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丹栀逍遥丸与安非他酮缓释片戒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愿戒烟者77例,随机分为丹栀逍遥丸治疗组37例、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组40例,在治疗1周后设定目标戒烟日,然后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戒烟治疗第4周进行烟草依赖程度评估、呼出气CO检测,并评估治疗不良反应,电话随访至24周。结果治疗4周和随访24周时安非他酮缓释片组戒烟率分别为59%、40%,高于丹栀逍遥丸组戒烟率的32%和1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安非他酮缓释片戒烟治疗的效果优于丹栀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在戒烟治疗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 崔立谦汤彦张大鹏余金龙武志娟林真珍黄燕萍
- 关键词:丹栀逍遥丸戒烟治疗
- 早期阶段双相Ⅰ型躁狂患者杏仁核静息态功能连接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阶段双相障碍躁狂患者杏仁核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对23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且病程小于2年的患者及46名性别、年龄与患者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以贝克—拉范森躁狂评定量表(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在Matlab平台上应用SPM及DPARSF软件选取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进行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分析,并比较两组差异;对功能连接强度及量表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额叶内侧回和左侧前扣带回的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降低(P<0.001,未校正);右侧杏仁核与左侧额叶内侧回和左侧前扣带回、双侧颞上回、右侧岛叶和尾状核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降低(P<0.001,未校正)。未发现患者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与BRMS分有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早期阶段双相障碍躁狂患者杏仁核与额叶皮质—边缘结构的功能连接降低,支持双相障碍存在额叶—边缘系统功能障碍的假说。
- 崔立谦曹莉萍邓文皓邹文锦林鄞黄燕萍宁玉萍吴华旺
- 关键词:双相障碍杏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