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梅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高校
  • 2篇政治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政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1篇大学生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阵地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治教
  • 1篇师资
  • 1篇师资队伍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 1篇思政课
  • 1篇思政课程

机构

  • 5篇大连财经学院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作者

  • 6篇迟梅华
  • 1篇代雷

传媒

  • 2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知识经济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协同育人格局被引量:5
2022年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化体现在时间、内涵、性质等多个维度上。这是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深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领域等对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普遍共识,即思政课程不能单打独斗,而必须充分联合其他专业课程,高瞻远瞩、开拓视野,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根源在于它们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个目标,基础在于思政课程需要课程思政补充、课程思政需要思政课程引领,具体协同应做到:聚焦共识,树立同向同行的协同理念;完善制度,构建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加强合作,打造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科学统筹,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
迟梅华
关键词:思政课程师资队伍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课程思政协同”是在“课程思政”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宏观性、“融入性”思政教育目标,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和跨学科之间的有序协同,实现课程、专业、学科间共同育人。因此,高校应构建全员协同、系统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遵循系统性与长期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适应性和超越性原则,贯通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最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
迟梅华
关键词: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阵地建设融合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思想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通过将图书馆、校史馆、国史馆、党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融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课堂教学“动”起来,增强铸魂育人实效,实现文化阵地建设资源的优化利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打造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阵地建设的融合路径。
陶蔓迟梅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阵地
浅析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015年
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壮大,日趋成熟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办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心理等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新时期不断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代雷迟梅华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路径探析——基于“四步走”模式
2022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切实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可采取“四步走”模式,以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因时而变、随时而制,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
迟梅华
关键词:教育
浅析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有效途径
2012年
爱国主义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各大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更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
迟梅华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爱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