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 2017年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系统的形成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病。该文主要探讨BDNF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 王淼金晶郭晖赵鹃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酪氨酸激酶受体B
- VE-cad与Pard3在血管内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血管内皮是存在于血流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上皮细胞,在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起着天然屏障[1]。血管内皮还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以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靶器官,具有维持血液正常流动、调节血管的舒缩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等重要作用。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容易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而受损,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内皮细胞连接处有许多黏附分子,VE-cad是黏附连接的主要黏附分子,
- 张兴通王淼赵鹃
- 关键词:黏附分子内分泌器官Β-连环蛋白冠状动脉硬化
- 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利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至2013-12于我院行CRT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CRT组),同时连续选取药物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对照组)。分组后所有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心率、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结果作为入院时基础值;定期随访,随访期间重复上述检查2-3次,取均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CRT组ALB、LVEF较入院时基础值升高(P〈0.05),心率下降(P〈0.001),QRS波时限缩短(P〈0.001),LVED变化不明显;对照组ALB较入院时基础值下降(P〈0.05),LVEF、LVED、QRS波时限、心率无明显变化,对CRT组P〈0.05的指标即LVEF、QRS时限、血清ALB水平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血清ALB水平是CRT疗效最为相关的指标(P〈0.01)。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推测血清ALB水平与CRT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
- 张兴通赵鹃王淼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白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Tribbles同源蛋白3参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糖尿病可以独立于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病因素之外,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引起糖尿病性心肌病。Tribbles同源蛋白3是肥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关键性枢纽蛋白,可以通过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脂质代谢等一系列途径,促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
- 刘静王淼高森赵鹃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
-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血管内皮完整性是血管内皮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是内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的一个组成成分,它在维持血管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相当复杂。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人们对血管内皮钙黏蛋白与血管内皮完整性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而对相关疾病的诊治起到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淼刘静赵鹃
- 关键词:血管内皮钙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