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莉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小细胞
  • 8篇肺癌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PD-1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5篇亚群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细胞亚群
  • 5篇淋巴细胞亚群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肺癌患者
  • 5篇癌患者
  • 4篇群分析
  • 4篇淋巴细胞亚群...
  • 4篇免疫

机构

  • 13篇承德医学院附...
  • 6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14篇周莉
  • 11篇吕喜英
  • 10篇张冠男
  • 6篇王琳
  • 3篇任芳
  • 2篇段书众
  • 2篇郑志方

传媒

  • 4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与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水平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78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D-二聚体、FIB、CEA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SCLC患者生存期与D-二聚体、FIB、CEA水平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为影响SCLC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D-二聚体、FIB、CEA水平均与SCLC患者生存期有关,其中D-二聚体可作为判定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任芳周莉武永存吕喜英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
NSCLC患者外周血中PD-1表达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讨淋巴细胞亚群比率,PD-1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周莉张冠男吕喜英王琳
关键词:NSCLC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部分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分别取90例NSCLC(50例鳞癌、40例腺癌)患者新鲜血液,以30例...
周莉任芳张冠男吕喜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D8+T细胞免疫逃逸临床病理参数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周莉张冠男王琳吕喜英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部分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分别取90例NSCLC(50例鳞癌、40例腺癌)患者新鲜血液,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免疫磁珠法获得CD8+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D-1+CD8+T细胞的表达率;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肺鳞癌组、肺腺癌组、健康对照组的PD-1+CD8+T表达阳性率依次为(18.32±5.20)%、(18.68±5.41)%和(7.44±2.59)%,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58.344,P<0.001);PD-1+CD8+T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临床分期越高,PD-1+CD8+T表达阳性率进行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875,P<0.001);PD-1+CD8+T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PD-1在NSCL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高表达,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提示PD-1分子可能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相互作用而抑制CD8+T细胞功能,导致肿瘤进展,从而参与NSCLC免疫逃逸过程,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莉任芳张冠男吕喜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D8+T细胞免疫逃逸临床病理参数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b protein 1-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NSCLC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8例肺腺癌、35例肺鳞癌患者为实验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晨起外周血5 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PD-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19^+、NK细胞比例。结果:实验组血中PD-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104.98±20.76)、(109.13±24.65)vs(50.80±14.38)pg/ml,P<0.01];实验组外周血中CD4^+、NK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01),CD8^+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肺癌CD4^+细胞比例和NK细胞比例均低于Ⅰ、Ⅱ期(P<0.01),PD-1表达水平CD8^+细胞比例均高于Ⅰ、Ⅱ期(P<0.01);CD19^+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1的表达水平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1),与CD8^+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1),与CD4^+、CD19^+无相关性(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PD-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上调,检测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NSCLC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周莉张冠男王琳吕喜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细胞亚群
原儿茶酸对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小鼠NGAL、KIM-1、Caspase的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探析原儿茶酸对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KI)小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脏损伤因子1(KIM-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各15只。三组均进行顺铂所致AKI造模,其中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分别给予40 mg/kg、20 mg/kg原儿茶酸治疗。采用TUNEL实验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GAL、KIM-1、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MDA、NO、NOS、NGAL、KIM-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组、低浓度组SOD、GSH-Px均明显升高,且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结论:原儿茶酸治疗顺铂所致AKI机制是通过下调NGAL、KIM-1、Caspase3蛋白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王欢欢周莉刘册常松段书众郑志方
关键词:原儿茶酸顺铂急性肾损伤NGALKIM-1小鼠
胃癌骨髓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胃癌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和死亡率的第三位,但以骨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极少见,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9岁,主因"间断左上腹疼痛2个月,呕血4天"于2014-12-03入我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左上腹疼痛,钝痛,无放射,伴有腹胀、食欲不振,呈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呕血、便血,无进食哽噎感,无黄染。
周莉张冠男吕喜英
关键词:胃癌骨髓转移化疗方案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发挥对阿霉素肾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发挥对阿霉素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6周的雄性SD大鼠中取8只作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筛选出的40只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西药组以每日0.9 mg/kg标准洛丁新混悬液灌胃,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以20、40、80 mg/kg剂量进行灌胃,每日1次,持续6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后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24 h尿蛋白、肾组织IL-1β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相对于模型组,西药组与黄芪甲苷高剂量组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黄芪甲苷高剂量组IL-1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相对于西药组,黄芪甲苷低、中剂量组24 h尿蛋白、IL-1β上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相对于低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24 h尿蛋白、IL-1β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白蛋白水平下降,ALT、肌酐、尿素氮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白蛋白、ALT水平有所改善,且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西药组与黄芪甲苷高剂量组的各指标相当,优于黄芪甲苷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正常组肾小球结构正常,无病理变化;模型组肾脏系膜有增生,系膜基质增多,肾小
王欢欢刘亚周莉刘册常松段书众郑志方
关键词:黄芪甲苷阿霉素肾病
PD-1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及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NSCLC患者外周血中PD-1表达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讨淋巴细胞亚群比率、...
周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逃逸淋巴结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